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慢慢说着过去--06青歌大赛欣赏

(2006-05-25 00:06:18)
分类: 读书、看片、赏画

       今晚在房间里坐着真寂寞,因为,一连看了快20天的青年歌手大奖赛团体赛结束,个人比赛还没开始。有点不习惯了。

 

    一向有看央视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不过都是间中看几眼,几乎没有从头看起的。今年特殊,我是从开幕式开始看的。说来也偶然,五一前那天,打开电视就看到开幕式,才发现那么多现在出名的歌手都是从青歌大赛中走出去的。再看下去,最令人惊喜的是开幕式的演唱出现了,自然,那都是由历届得奖歌手演唱的,我一听就被迷住了。太好听了!我这个号称要作欣赏者的,怎么能错过这么好的音乐会呢?尽管最后的几种唱法唱《乘着歌声的翅膀》有点多余,我还是一直留恋到最后,好像粘在沙发上一样。

 

    我对音乐认识不多,但喜欢听。尤喜欢人声,有人说过,最美妙的乐器是人的喉咙。的确,美妙的歌喉是不可多得的,就如今年的青歌开幕式的演唱,个个的歌喉都如此曼妙,我听得耳油都出来了。这可能歌手们也有打擂台的心态,所以尽量发挥得最好,满场音乐会下来,每个人都用最佳状态唱,还因为每个人都是盛年,声音美极了,我还真的很少听到这么好的音乐电视。那天录音的也不错。我这几天一直在找有没有那场演唱的视频,还真没找到。要是有人把那天的演唱做成VCD就好了。

 

    我跟青年歌手大奖赛结缘很早,大概是86年吧?好像还是有点春寒的晚上,室内的茉莉花还只有一点嫩芽。几个朋友在一起看,到决赛那天,激烈极了,最后是两位歌手并列第一,大奖赛嘛,总得决出名次。两个歌手一男一女,我喜欢那个长着小虎牙的女歌手,她唱的歌也好听:“我们在回忆,回忆那过去……”。我们的一个GG喜欢那个男的,他们都是湖北人,他唱的是《all right, baby》,发音还不准。我们都为自己中意的歌手加油,在荧幕下争起来了。他们要加赛,小虎牙叫许丽丽(我刚查到的)先赛,她想了一下,说,我再唱一次吧。她又把参赛歌曲重唱一次。难得她还满脸春天的微笑,唱得非常动听,最后拿到了第一。我好激动哦,好像自己赢了一样。由于她那天把那首歌唱了两次,我也学会了。(这两天在网上找了一下,居然找到了这首歌。请在我的首页的“我的音乐”中点击链接,你就可以看到歌词和听到这首歌了)。事后我想,她重唱一遍是非常明智的选择,那首歌她肯定练习了好多遍,状态是最好的。

 

昨晚把那首歌又听了好几遍,才恍然知道那时我们是多么年轻,那时“我们的回忆”多么浅薄。“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不知二十年后的许丽丽再唱这首歌,是否还能满脸春风,满腔欢欣?

 

       青歌大赛还有一个给我印象很深的歌手,就是广州的本地姜――陈汝佳。上个世纪,广东乐坛出了不少人才,毛宁、杨玉莹、林依轮、陈明都是广东走出去的,但真正出身广州的歌手则只有陈汝佳一个。我老说,广东人说话的发音部位跟北京人不一样,舌齿音比较多,共鸣声少,唱起歌来声线单薄,只能唱个平喉、子喉,甚者老广讲的“豆沙喉”。陈汝佳是广东的异数,也好在他的年代里有流行歌曲。他的声线很有特点,又爱唱些忧郁的歌,是我很欣赏的广东歌手,可惜,天不假年。

 

      一遍一遍请你回忆,青歌大赛已经举行了十二届,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是陪着我们长大的、成熟的。随着年龄增长,我们还是喜欢一些长久点的东西。这么多年,青歌大赛的形式好像一直有着变化,但大的框架不变。最最喜欢的,每两年会有一次这么好听的比赛,完全由歌喉话事,不在乎你扭的怎样。年轻时我就比较老土,喜欢的歌手只要有歌喉好就行,不管长得怎么样。比如关贵敏、刘欢。赶上刘欢唱歌,我就背着电视机坐着,不看他那猪头和猪尾巴。所以那时他被中央台封杀,我也没什么遗憾的。当然,假如歌手能象年轻时的李双江,或者象郁均剑那样的色艺双馨那就妙不可言了。

 

今年大赛增加了原生态唱法,那些原汁原味的歌曲听的我开心极了。坦率地说,我对前些年的一些民族唱法是很不以为然的。那些好好的歌手都让金铁林们把他们的个性抹平了。前两届,我一看一些什么音乐学院出来的民族唱法的歌手,就恨不得上去给老金一刀。听听以前,郭兰英、才旦桌玛那一听就有特色。每次听到她们年轻时的歌声总觉得是一种享受。李谷一和朱逢博也是很有特色的歌手,她们的嗓音你会搞混吗?那几年,听完大赛的民族唱法后,我总要周末到烈士陵园里听听那些老太太唱的山歌才能找补回来。也曾动过心思要在11月间到南宁去听民歌节上的歌,偏偏不巧,那几年一到民歌节那会不是筹办年度董事会就是出长差。看到荧幕上郭兰英的旧歌,就想,那么多出唱片的,为什么就没人把她们当年的特色歌做成一张碟呢?

 

今年的综合素质测试也有意思多了。尤其是第二部分,我还真学了不少音乐知识,涉猎了不少外国音乐呢。有时真是巴巴盼着音乐测试部分。当然,就是说我不那么想听第一部分了。徐沛东是个不错的评委,很厚道。秋雨先生做这个就有点勉为其难了。不说别的,你让他整天对着那些素质那么样的选手,不是一种折磨吗?我倒有个建议,下次请王鲁湘来替秋雨先生算了,肯定娱乐性大增。

 

无论如何,青歌大赛还是很适合我的胃口的。好好欣赏,不要错过这两年一次的盛宴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