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土地上的天然气厂--寂寞气城之五

(2006-04-10 21:22:28)
分类: 在南十字星下

红土地上的天然气厂--寂寞气城之五第五日                                       


   汽车轻快的跑着,今天我们要正式进厂了。

这里的天空蓝的清澈,天上看不到一丝云彩,只有金色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在这里呆了好几天,我注意到这里的阳光比别的地方还要显得金灿灿的,甚至大气都好像充满了金光。没来之前,我心目中这里是一片红土荒漠,应该是寸草不生的,但这几天看来,红土当然是红土,不过,荒地上也到处都有小草露头,红绿相间的,更有一番生命旺盛的景象。
汽车在宽广的马路上奔驰,左边几乎是一望无际的荒野,只有一条黑色的长龙在荒野上蜿蜒,那是通往丹皮尔港口的铁矿专列。每天早晨都有一列车几乎是和我们同时在这大地上穿行,从我们的车上看过去,好像那列车要走进太阳似的。是啊,当地人都告诉我们,那些铁矿石都是运到中国去的。每次我坐在车上看着这长达2.5公里的列车长龙时,总忍不住心里的得意之情,谁能想到,在赤道的那一边,在传统发达国家的地盘上,各种原材料正源源不绝的运到我们的国家呢?
 
红土地上的天然气厂--寂寞气城之五

卡拉撒(KARRATHA)是西澳洲西北部的一个小镇,镇上的三大产业是铁矿石、盐和天然气。这里的铁矿石绝大部分是运到中国,一半的工业盐也是到中国,现在,天然气,我们来了。

和前几天一样,我们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查才能进厂。接送我们上班的交通车是租的,不能进厂,只能在厂门口指定的停车区停车。我们下车,交出身上的照相机、手机、打火机等,才能进厂。当然,门口并没有人搜身,但想着相机拿进去也没有办法拿出来照相,何苦来着?大家也开玩笑说,假如有人拿出来照相,厂里的人就要笑话说中国人素质差了。没办法,出了国,到了老外的地方,就自然有了维护国人形象的责任。

 

   首先是总经理John给我们介绍情况,

他简单介绍了陆上天然气液化加工厂的情况,该厂从1989年开始出口液化天然气,最早液化气的是卖到日本。2002年,广东大鹏公司与天然气厂的股东们签订了协议,将于20066月开始向大鹏供气。

红土地上的天然气厂--寂寞气城之五

 

液化厂的管理体系是来自壳牌的管理体系,也就是说是欧洲的。有关的管理人员给我们介绍了液化厂的基本管理。这里,最重要的就是安全生产管理。每一个员工都有责任在见到不符合安健环的苗子时要采取适当的行动,包括即时纠正,或记录上报。每个员工配有一个小本,负责记录并上报她/他所看见的不安全隐患,这些记录都要经过专人处理并保存。他最大的挑战是要找到足够的、有所需技能的员工。“这里是沙漠,找到有我们需要的技能的人不容易,有些人在这里找到工作,可妻子怎么办?很多人的妻子是律师、经理、银行界的,她们在这里找不到工作。”这里的员工流失率是10%,为找到足够的员工,并付出的培训费每年都要上百万。我才知道这里的工人也要受过大学教育的。小孩的教育也是大问题,这里的税收是交到联邦政府的,当地并没有很多实惠,只能经常找Woodside让他们出钱。这个厂只有130多人,其他都是承包商、为其提供后勤服务的人员。搞好社区关系也很重要。 所谓的社区关系,就是woodside与这些承包商、后勤服务人员的关系。Karratha地区的原住民是澳洲土人,他们通常不参加厂里的生产,也不提供后勤服务。那些承包商都是从远处来的。
  

   接下来是负责陪我们的Mandy介绍他们的社区活动情况,我最感兴趣的,是他们开展社区活动,并且总结他们工作成果的方法。好典型的毕业论文的做法。 原来,woodside的员工的工资比那些厂外的人要高很多的,所以他们都将后勤的活外包。这样,留在厂里的人员就能维持很高的薪水。

 

 


   下午介绍LNG液化厂的流程,然后到LNG船码头看船的靠泊,正好有条船进来,有四个拖头拖着。从三点多就开始靠,四点才靠上。还没有开始接管子,我们一直等到5点,看到船上的在忙。明天我们要到船上。负责靠船的船员们已经知道我们明天要上船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阳光的味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