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名人之四:复旦苏杰博士就是这么支持韩寒的么
(2012-03-26 21:57:05)
标签:
韩寒美国苏杰三重门雀巢咖啡 |
[原创]教导名人之四:复旦苏杰博士就是这么支持韩寒的么
3729 次点击
评
疯疯癫癫僧 于 2012/3/7 19:11:07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原创评论
教导名人之四:复旦大学的苏杰博士就是这么支持韩寒的么?
苏杰说:“打个比方。大卖场里的货物不下几万种,理论上我们都是可以选购的,也就是说,这是open
selection;但我们经常买的,也就不满一百种吧。这每一种选择(selection),都是出于我们的偏好和习惯,体现了一定的个性。单一的“选择”(selection),譬如有人每个月都会买雀巢咖啡,区分度不是很大,因为有不少人也会有同样的“选择”。可是,如果多个“选择”形成一个集合(co-selection),那么区分度就会很大,甚至是独一无二的。譬如经常买雀巢咖啡+涪陵榨菜+中华牙膏+绍兴黄酒+弥猴桃+喜跃猫粮的,整个大卖场记录里,恐怕就只有一个家庭。
疯疯癫癫僧以为,苏杰介绍的学科知识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而他自己却不深入学问其中,却是浮在面上不得要领。
一个人购物10样,取10个样本,结论恐怕是100%正确的。美国警方从300词中取10个样本作为对照样本词;苏杰博士从大卖场一百左右的购买物品中取6个样作为对照样本商品;这是可以值得肯定的办法。但是,苏杰博士在韩仁均的11万文字中仅仅取5个样本词作为对照样本词,这好比在一群11万人与一群16万人里找5粒完全相同的人以证明这是二个不同的人群一样,没有任何证明意义。
疯疯癫癫僧请问苏杰博士:
如果一个人一次讲话的内容与事实、常识与逻辑不符,可以认为他记性不好;
如果一个人二次讲话的内容与事实、常识与逻辑不符,可以认为他心情不佳;
如果一个人三次讲话的内容与事实、常识与逻辑不符,可以认为他个性特殊;
如果一个人四次、五次、六次……次讲话的内容与事实、常识与逻辑不符,而且是大多数不拿稿纸的发言都有这类问题,这可比苏杰博士的110000:5的样本严谨得多了,社会公众仅仅凭常识与逻辑就可以得出结论,苏杰博士,你的结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