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博山古窑村
(2015-06-01 09:55:01)
标签:
陶瓷古窑传统手工艺博山区 |
分类: 说民艺 |
近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现状与发展研究”课题组赴淄博市博山区考察调研陶琉产业发展现状。我与项目顾问台湾前工艺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六艺学者”林正仪先生一道访问了博山山头街道陶瓷古窑村。
http://s9/mw690/001kCZbpzy6SIz5LKaIc8&690
http://s15/mw690/001kCZbpzy6SIz5K9qefe&690
陶瓷古窑村坐落在淄博市博山区山头街道,博山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陶瓷名城”、 “中国琉璃之乡”、“中华陶璃文化城”。山头街道是闻名遐迩的“陶璃之乡”,全国五大陶瓷基地淄博陶瓷基地的主要发祥地。
http://s16/mw690/001kCZbpzy6SIz8iOCPbf&690
http://s3/mw690/001kCZbpzy6SIz8mI5c62&690
http://s4/mw690/001kCZbpzy6SIz8QPMD13&690
http://s11/mw690/001kCZbpzy6SIz98coq0a&690
陶瓷古窑村,处于山头街道经济中心和交通中心,总占地面积200余亩,其中,古居民建筑群占地50亩。据了解,山头在宋代陶瓷业已具相当规模,古窑村所在河南东社区原来陶瓷作坊很多,遍布陶瓷圆窑,现仅存清代、民国时期宋家窑、侯家窑、李家场窑、孙家园窑等清代、民国时期陶瓷古园窑20余座。规格有3行6柱、4行8柱、5行10柱、5行12柱、6行12柱、7行14柱等。陶瓷古圆窑,形似窝头,当地俗称窝窝头窑。就是这些陶瓷古窑,生产出了雨点釉、茶叶末等名瓷,成为贡品,蜚声海内外。陶瓷作为山头的母亲文化传统产业,她养育了一方百姓,培养了一大批陶瓷熟练工人和陶瓷艺人、陶瓷大师。穿越时空,它见证了当地民众造建窑炉、变土为金、火里求财的聪明才智。
http://s5/mw690/001kCZbpzy6SIzbfuGo94&690
http://s13/mw690/001kCZbpzy6SIzbMdZ2cc&690
http://s7/mw690/001kCZbpzy6SIzbPZJAb6&690
http://s1/mw690/001kCZbpzy6SIzcj2YE80&690
山头明清居民建筑群的住宅与陶瓷圆窑建在一起,成为的家庭作坊,随处可见。利用烧制陶瓷废弃的匣钵,所砌屋墙、院墙,处处皆是,形成街巷、胡同风貌独特,更具陶镇居民风情。四合院、院套院很多,其中刘、冯、王、房、翟家等传统四合院,刘家转堂楼,侯家套院,更具有北方民居的突出特点,院落规整,远近闻名。如今,这些明清家居建筑群、陶瓷古圆窑已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市古建筑近现代优秀建筑和纪念性建筑”。
http://s11/mw690/001kCZbpzy6SIze8dSOba&690
http://s6/mw690/001kCZbpzy6SIzenwyxa5&690
http://s10/mw690/001kCZbpzy6SIzeC9E529&690
http://s10/mw690/001kCZbpzy6SIzeUfsRf9&690
目前,古窑村的文化价值日益受到重视,不仅采取了多种措施加以保护,目前也在积极整合陶瓷古窑参观、陶琉生产体验、陶琉精品制作观摩、陶琉工艺品研发生产展销等文化和旅游体验产业链,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发展空间。
http://s1/mw690/001kCZbpzy6SIzhTeH6a0&690
http://s8/mw690/001kCZbpzy6SIzicuhh07&690
http://s16/mw690/001kCZbpzy6SIzirk2bbf&690
http://s8/mw690/001kCZbpzy6SIziST3Nd7&690
应该说,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尤其赖以依存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同样,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也不是单一的,它的生态取向和文化价值等可以回馈地方产业,建立综合立体的发展系统和脉络,打造具有综合效应的手工艺经济。特别是在文化体验、创意内涵、情感温度等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能引起人们共鸣的时代,传统手工艺作为一个时代课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时间。我们期待,古窑村与传统手工艺一道焕发古朴而充满魅力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