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鲁生当代艺术巡回展”之“神彩·绳度”:评论

标签:
当代艺术巡回展神彩 |
分类: 画当代 |
气韵既高,生动不得不至
范迪安
潘鲁生的绘画植根于他所涉猎的民间美术资源,他的形象思维因此离不开民间美术的基本母题和形式特征,甚至可以说,他的艺术运思就在民间美术广阔的空间之中。但是,他又深谙作为一个当代画家,乃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将孕化于心的资源变为新的形式语言。在信手拈来的创作时刻,他的感觉一方面联系着丰富的民间美术语言,一方面驻落在表达生命情怀这个主题中,这种牵涉传统资源和当代感受的创作方式,使他的艺术具有一种可以称为观念性民间风格的面貌。他的许多作品具有鲜明的平面化结构,在对称的形式中进行符号的重组,在强烈的色彩中注入感兴的意味,尤其承袭了民间美术直接的、朴素的审美特性,营造出一片充满生命和生机的世界。
在他的新作中出现了撒滴手法,很值得玩味。这种方式可以使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更加随心所欲,把沉积在内心深处的感受畅快淋漓地挥洒出来。在民间美术中找不到直接的来源,但民间美术自由的形式美感、讲究过程的艺术体验等等因素,却足以支持他的行动。在他的画面上,积墨般的效果传达出雄浑的结构,点的重叠构成了画面的充实之美。时而沉重时而轻盈,充满画面的点具备了文人水墨画的玄妙,仿佛光影的抖动,但裹挟着淳朴民风的色彩,使这样的作品在阅读上并不晦涩,气韵贯通。借用一句古语,“气韵既高,生动不得不至。”“气韵”与“生动”在他的画中相依相伴。
潘鲁生的有一类作品是更加观念的,他选取了意味深长的传统中国人物形象母题,使用特殊材料,运用现代技法,形成了与今日现实生活景观相映照的图式,或者说,为今日现实生活增添了一方带有吉祥、幸运、祈愿意涵的民间新图像。通过线的拙朴风格与平面化的视觉营造,体现出当代文化趣味与审美取向,每幅画都同时具有再现性、抽象性和装饰性。这些借鉴年画的“现代门神”,通过勾勒出的人物和红、黄、蓝、紫等颜色的线条,形成强烈的形象和独特的意境。岁月一样匆匆的痕迹,划过凝固的古老人物造型,别具了一种装饰味道,也再现了生与再生这个民间艺术的永恒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