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外——‘天工当代’中国传统手工当代艺术创作计划”当代艺术展巡展首展日前在意大利米兰斯特利奈现代艺术中心举行,作为一场沟通传统手工艺与当代艺术的人文对话,立意传统百工的当代之用,联合国内外艺术家、设计师、文化学者等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所在地进行考察寻访,开展传统手工艺与当代艺术的创作交流。展览由知名文化学者王鲁湘和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子康担任策展,通过设立茶、酒、花、香各雅席,让传统手工艺以日常的形态出现在现代生活中,使亲临者深入感受传统手工艺的温度。
来自中国的叶放先生、英国设计师瑞克、还有我的一些以当代理念创作的系列艺术作品在展览上展出。作品运用了中国传统手工艺,包括大漆、缂丝、刺绣、抽纱、玉雕、陶瓷、紫砂等。展场中布置的挂幔、挂帘、立屏、茶器、酒器、香具等也以当代的形式出现。其中,叶放先生的作品设立了茶、香、花几个道场,用不同的线索把观众带入盛唐的佛教世界、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和孔子周游列国的地图之中,让观众体验中国传统生活的高雅与内敛。瑞克先生的作品灵感来源于古城潮州,他亲自设计了抽象的现代图案,请潮州绣娘用刺绣表现出来,瑞克把这些色彩斑斓的抽象刺绣作品装裱起来,挂在展厅里,“希望通过新的设计来呈现新的生活,让这门古老的手工艺能够传承下去。”我的作品“饮酒怀礼”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追忆,黑红白三色把观众带回先秦两汉的时代,黑沉木案、漆器盘、瓷器酒具和刺绣屏风,共同营造了一个严肃的酒礼空间,显示出礼在中国历史中的延续性。
展览不只是展厅中的静态展出,还有传统的唐式茶礼、宋式点茶、焚香插花的表演,在身穿传统服饰的表演人员指导下,观众可以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文人的雅致生活。斯特利奈现代艺术中心艺术总监柯林秋克品尝了用传统方法烹制的茶水,表示“过去我对中国的印象是工业化的、大批量的、粗糙的产品,而这一次我看到中国文化如此精致的一面”,“虽然那些作品对我来说只是符号,但我能从中感受到文化的气息,在这里沟通不需要语言,我们每个人只要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就可以了。”在米兰艺术界工作多年的瓦伦蒂娜•莫雷莉女士称这个展览是一个“巨大的发现”,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国艺术对大自然的态度。”
策展人王鲁湘在谈到此次展览的缘起时,曾发出“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感叹:“曾几何时,这些手艺之器,早已远离我们的生活。精绝者进了博物馆,粗糙者成了历史垃圾,还有一些成了外贸商品,批量生产以换取外汇。充斥我们生活空间的,是简单简陋的工业制品。我们的精神家园,从宏观的城乡环境,到微观的居家陈设,早已断了香火。今日之国人,到哪里寄托乡愁?”“天工当代”中国传统手工当代艺术创作计划正是立足于这样的追问,展览吁请“知者”回归,让文化人、知识分子、艺术家进入“百工之事”,引领观众走进传统手工艺的当代艺术生活,重温传统手工艺之美。
展览将在明年3月回到深圳,展览的项目负责人陈悦诚表示,米兰和深圳同为设计之都,“天工当代”希望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设计沟通两个设计之都,希望两种文化的碰撞,可以激发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当代生命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