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潘鲁生
潘鲁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932
  • 关注人气:6,3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遗”是文化的种子

(2010-10-14 08:05:38)
标签:

非遗

文化

种子

分类: 说民艺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今日在济南举行。展览将进—步探讨如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保护传承、合理利用,融入当代、融入大众、融入生活。
    从事民间艺术研究二十余年,这些年来的工作让我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文化的种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留住我们文化的种子。自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并由此启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世界各国对民间传统艺术的保护行动都进入了更加自觉的状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两项基本内涵,第一是“非物质性”,第二是“遗产”,这意味着这些不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是一代代传承积淀而来的,既体现为具体的文化项目,更隐含着看不见、摸不着的时代风尚、民族习惯、社会心理、审美趣味、集体气质。尤其在强劲的“一体化”世界坐标中,这些本土的、民族的、无形而深刻的文化将真正显示出我们的存在,体现属于我们这个民族的思维、感受以及存在方式,慰藉心灵并成为创造力的源泉。所以,我把它比作种子,其中蕴藏着发展的生命力和希望。
    首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在济南举办,体现了一直以来山东对文化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不仅为山东非遗保护提供了新的交流平台,也将为齐鲁文化在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发挥促进作用。本届博览会提出了“保护传承、合理利用”的主题,我想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要重视“文化生态保护”,二要加强“生产性保护”。就是说,我们首先要考虑民间文化生态平衡。要真正保护它,就不能让它离开生存的土壤。要有土壤继续培育它,让它茁壮成长。因此1997年,我们课题组提出“民间文化生态保护”的命题,强调民间文化如同一种生态环境。第二是针对传统手工艺的产业化发展,开展“生产性保护”。
    山东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和生产性保护,将成为巨大的文化生产力,成为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动力。以山东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为例,对风筝、年画、草柳编等传统手工艺开展生产性保护和有效开发,形成了从原料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2005年以来,山东手工文化产业产值始终居全国第二位,据统计,2009年,山东农村手工文化产业总产值约为850亿元人民币。以草柳编为例,仅临沂一地年产值即近50亿元。
    除了产业化开发,还要从教育、宣传、开展公益活动等方面加强非遗保护工作。以博物馆建设为例,结合山东民间的收藏热,可鼓励兴办民办博物馆,通过统一规划,为民办博物馆、各类专业博物馆提供准入条件,全面调动和发挥民间非遗保护的积极性。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以使文化艺术更好地传承、发展和繁荣。

http://s1/middle/48c63ca7t92a4ea7ca7e0&690
图为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开幕式现场。王超摄

http://s3/middle/48c63ca7t8911916a4362&690
2002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启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http://s8/middle/48c63ca7t929c69019947&690

潍坊风筝工艺调研

http://s4/middle/48c63ca7t929c690189b3&690

潍坊风筝作坊

http://s16/middle/48c63ca7t929c81a9a9ef&690

苍山泥玩具工艺调研
http://s3/middle/48c63ca7t929c68f23e82&690

临沂红花乡中国结工艺作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