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潘鲁生
潘鲁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320
  • 关注人气:6,3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营造开放和谐的校园文化

(2007-12-29 17:56:39)
标签:

艺术教育

教育

分类: 论艺教

 

    校园文化是无形的育人环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倡导人文关怀,弘扬校训精神,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力促进了人才培养。


    一、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培养学生国际视野
    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英国斯坦福郡大学、法国里昂美术学院、美国俄勒冈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日本东京造型大学、韩国庆云大学等 24所国外优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开展了学生访学、项目合作、学分互认等教学交流活动,组织本科学生赴美国、韩国、日本进行课程交流,专业教学取得显著成效。2005年,学校加入“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与世界上124所院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常态机制,有效地加强了设计教育领域的协作与沟通,对外交流与合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营造开放和谐的校园文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学校在加强对外交流的同时,始终坚持传统与现代并举,重视民间艺术教学与研究,创建了中国民艺研究所,成立了现代手工艺术学院,通过开展民艺研究和传统手工艺教学,将民艺课程纳入本科教学,鼓励学生将传统文化精神,融入现代设计,倡导继承传统,锐意创新,满足社会需求,服务现代生活。

 

营造开放和谐的校园文化


    二、弘扬奉献精神,树立育人楷模
    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师严谨治学,从严执教,全校形成了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良好风气。教师队伍中,有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营造开放和谐的校园文化


    建校35年来,广大教师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严谨的治学精神、深厚的学术造诣,铸就了良好的教师风范,涌现出朱铭、张一民、丁永源等一批知名教授。学校的主要创建者孙长林先生,是我国工艺美术行业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他以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向学校捐赠艺术藏品3600多件,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资源,为广大师生树立了人格楷模,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如果说大学的使命是对文化的传承、融合与创新,那么老一辈教师崇高的奉献精神,就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激励着我们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担负起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倡导人文关怀,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学校一贯重视爱心教育,大力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德风尚。我们深知,教育服务社会的目标,就在于通过造就健全的人格而造就一个健全的社会。精神的陶冶、人文的关怀,是高等教育的长远责任。在不断推进人文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的学生参与了大量社会公益活动:向患绝症的同学义务募捐、积极担当青年志愿者、设计创作公益广告活动,都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价值观,反映了学校关注人格培养、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作用。

 

营造开放和谐的校园文化


    多年来,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设立了科技创新奖励基金,鼓励学生参与各类专业比赛和社团活动;建立了教授讲座制度,丰富校园学术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在开展一系列活动,从学生身上我们更多地感受到了大学生的求知热情,感受到了我们应当承担的教育使命。

 

营造开放和谐的校园文化


    四、校训体现的大学精神
    校训,是一所高校的精神标尺和文化准则。我们将校训确定为“天工开物匠心独运”,就是要培养学生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设计伦理,重视“生态设计”,服务社会生活,引领设计前沿。

 

营造开放和谐的校园文化


    校训要求我们,努力打造学生广阔的文化视野、多元的知识结构、综合的艺术素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校训指导我们,在新的时代,弘扬传统,继往开来,以积极的价值取向,培养优秀的设计人才,在教学改革中,推进设计创新,指导设计实践。归根到底,只有以设计服务社会,以设计造福民生,我们才能无愧于教育、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