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艺术教育 |
分类: 论艺教 |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生任妍妍漆艺作品《雀舞》)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生王蕾蕾陶瓷作品《古风》)
近年来,中国已经进入了高等艺术教育蓬勃发展的时期,这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标志。艺术教育的探索既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又要遵循艺术的特性。教育的目的何在?它对社会、对人性的作用何在?这是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换句话说,我们要培养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人才?我想,这不应该仅仅是一个专业标准,也许在大学教育中我们更应该培养的是学生的一种能力,一种自我认识的能力,在一个专业的环境里,他认识了他自己,他的兴趣、理想以及能力之所在。知识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而获得一个健全的人格和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习惯才是教育的终极。
目前,很多高校根据专业发展相继开设了一些目录外专业、适合国际交流的专业、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和适合工科、文科与艺术学科相互综合的专业,所以在国家本科专业目录的基础上,教育行政部门也根据社会对特殊人才的需求,适当给高校放开了一些专业设置自主权,让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资源和社会需要拓展专业面向。根据教育部有关专家的意见,“高校应当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根据人才的需求及其变化情况,灵活机动地自主调整招生计划、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同时,每个大学应当根据自已的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推出自身的优势品牌。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上有所侧重,突出自己的特色,树立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我们高等艺术教育更应该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突出艺术教育的特色,加强学科建设与专业结构调整,以便适应艺术专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教育部高教司司长钟秉林认为:“要进一步做好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目前,许多高校不再仅仅是简单地追求‘规模扩大、学科齐全’,追求扩招多少学生,增设多少院系专业,增加多少博士点、硕士点。各省市也不仅仅是比数量的增加,比毛入学率百分比的提高,开始更多地关心扩招带来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
就全国30所艺术院校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院校都能依据1998年的国家本科专业目录为框架,发展各自院校有特色的专业和专业方向,并同时发展一些热门专业,大量引进国外留学人员和边缘学科的专业教师,以适应专业调整后的教学进程。同时各学院也明确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的设置,专业方向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无论是艺术院校还是综合大学、多科大学和单科大学设立的艺术院系,都在不断地研究艺术专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反复调整学科专业的设置。在教学质量严重下滑的情况下,各院校也都在研讨如何采取教学自查机制,尽可能避免教学的无序状态。针对教学质量的问题,一些高校采取了缩压课时量的做法,将过去4000多课时降到教育部规定的2800课时左右,这一措施大大缓解了教师严重不足的情况,同时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的学习空间。一些艺术院校建立了教学督导制度,加强教学条件、环境和资源的研究与管理,不断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在被动的教学管理中找到主动性,并以此为开端展开全方位的教学研究活动,整合学科专业优势,优化课程布局,其成效可见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艺术类专业变迁呈现强弱更迭、冷热转换的不稳定态势。如一些纯艺术专业,因为它们培养的多为自由职业者,自然与热门岗位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而工艺美术专业,经过工艺美术向设计艺术的过渡,并不断向多学科专业渗透,已形成了结构合理、综合力量较强有专业教学特色的师资队伍。一些院校已有几十年的办学历史,并有较大的教学资源存量,虽然随着国家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工艺美术专业将不复存在,但这类资源已顺利转入艺术设计相关的专业领域。正如教育主管部门所希望的那样:“一是加强基础教育和提高人才素质,使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二是要调整专业侧重,使之适应社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艺术院校大部分专业都各具特色,但如何在特色中发展特色却是件难事。
特色专业必须具有生命力强、发展稳定、前景广阔的特征,如动画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等,它们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既具有艺术的特性又增加了科技的含量,或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符合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趋势,而且影响或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特色专业按教育部主管部门的说法,“应该是在专业建设的观念上有独特性,人才培养的手段上有新颖性,课程设置、知识和技能的结构上有科学性,产教结合架构上有独创性。”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热门专业、特色专业与品牌专业相比,品牌专业是个弱项,无论是艺术院校还是综合大学的相关院系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我们目前实施的高等艺术教育,基础教学基本上还是西方古典艺术教学模式的翻版,或是一种延续和发展,无论是艺术门类、艺术样式和教学内容都缺少原创性,所以发展艺术教育,研究不同门类的品牌专业显得格外重要,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打破固步自封的教学观念,抓住特色与热门专业的优势,与相关学科专业相互融合,找到与市场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门类。北京广播学院与国外相关机构合作创办了国内一流的动画专业,这个专业的特点就是多学科专业的综合,将艺术教育融入了科技领域。广州美术学院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堂办到了装修施工工地,使学生无形中学习了建筑学、材料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培养了一批会设计、了解材料和报价并具备多方面知识的新型设计人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受劳动部的委托,承担了“国家广告设计职业标准”的制订与教学工作,从中探讨出一套广告设计专业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开始关注高等职业艺术教育的改革,并在此领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从德国创意教学法中不断总结规律,将工科学生招入艺术专业学习,在工业设计专业领域探索出一套艺术类专业的办学模式。这些院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注重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活动,在探索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方面,闯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作为高校来讲,特别是单科的艺术院校如何发挥品牌专业的作用,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教学形象,对发展本学科专业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