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和香格里拉游记(微博汇总)1
(2011-10-29 12:05:25)
标签:
丽江游记杂谈 |
分类: 私人生活 |
明天去丽江,没参加旅游团,没必去的景点,没做攻略,就只是去圆个梦,纯粹去感受一下,用我自己的身体和心投入这个城市而已,以旁观者身份去看别人口中津津乐道的丽江,以体验者的身份去看我自己眼中的丽江。只选了一本书带上路,《西藏生死书》,一本号称当代最伟大生死学巨著的书。
10.2
起床,十一点出发去机场,还有零碎东西要准备,关键是弟弟昨晚送了四个阳澄湖螃蟹得在走前消灭掉,楚楚自看了《海洋》对吃有生命的都有了罪恶感,但如果要我一个人一次性吃掉四个大螃蟹,我会死的。怎么办呢?
去机场。楚楚迅速整理好她自己要带过去休闲的东西:日本漫画技巧书、星座魔法书、《兽王》魔幻小说、前一年自己写的好多篇小说要去整理重写、画纸、日记本。没有一个与学习有关,但我知道这些也许才是长大以后最能帮她接近内心,获得幸福感的东西。人一定要有兴趣爱好!为她高兴!
事实证明我临时决定不给楚楚带IPAD还是明智的,她只能象这样睁眼看自然,闭目养精神,发发呆做做白日梦,不管是畅想未来还是回忆童年,都是在休养身心。
登上飞机,把自己交给即将的种种不确定性,这正是旅游的探索性和探险性。遇见没吃过的食物、没见过的风景、陌生的人、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正因如此它才打开了人的思维:为什么我们是不一样的?哪一样是更幸福快乐的生活态度?后面的人生我究竟想怎样的活着?我还需要哪些准备?这是旅游更多意义所在
到达丽江,客栈安排的本地纳西族小伙接机。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古城。问了我最有兴趣的第一个问题:丽江本地人大多数从事什么职业?答:种地,做点水果小买卖。古城里那些开客栈、饭馆、酒吧做旅游生意大多是外地人。说得很平淡,很接纳的口吻。看来是早适应了这种把自己的城交给外地人打点建设的状态。
犹豫着要不要租车去泸沽湖或者香格里拉看看,既然那么远的难得来了一趟,但前者得外住一天,后者得外住两天,想想已付款的丽江客栈得多空两天,还有那连续空着9天的另一个预定房间,想想实在无法做到那么奢侈浪费,算了,下次吧。
入住。紫色房间。客栈小院里放着很空灵很悠远的男声藏语歌。真安静的地方,心静的感觉。此刻我顺应自己的内心:YES!我要去美丽的香格里拉,就这一次!!
夜逛束河。很多卖这种风格服装的小店,是哪个民族的?完全不一样的,有意思。报名参加了当地旅行社的香格里拉两日游,明早8点出发,耶!!随性而游,走到哪是哪…
一路的酒吧和歌手唱歌都没有这个丽江特色小吃小摊对我和楚楚有吸引力,来回都在它家前驻足很久。背景音乐是《驿动的心》。楚楚一口气吃了6大串烤黑山羊肉和牦牛肉。我的性格则是每样都来一份,将最好吃的米糕再多买带走。那一刻有一种想哭的满足感。
这就是束河古镇上的酒吧一条街了,沿河两边是一家挨一家的饭店酒吧,如果人再多点,唱歌互相干扰再大点,水面更宽点就和北京后海一圈酒吧感觉也差不多了。一想到很多人在这样喧嚣吵杂的地方等待或寻觅到艳遇,并搭讪成功,就觉得好笑,那得多大抗干扰力啊!
房间外的宁静小院,此刻楚楚在床上奋笔写她的新小说了,会增加点丽江元素吗?我独自坐在门外窗下的榻上,抽根烟,在遥远的民谣声中仰望丽江的天空。
回复@煮石仙人:啊!!天哪!又是一个这样的事,又是一个这样悲剧的传统中国劳动妇女,让我想到了我妈那同样节俭的一辈子,我不要这样的活!!!! //@煮石仙人:回复 @幸福玛丽娅微博:我和你讲个故事,昨天中午的故事,我大喜之日,我那勤劳了51年,节俭了51年的姑姑,被车撞挂了。
10.3
所有报名香格里拉的游客在这里集合。领队点名后大吼一声:“点到名的带上自己的行礼,带上别人的老婆孩子,出发了!”人群中一阵嘿嘿闷笑。
导游是个藏族小伙,很幽默很直爽,眼睛清清亮亮的很漂亮。在给我们讲纳西文化,殉情文化,这是一个殉情之都,艳遇只是网络的营销宣传。殉情多因母亲不同意,只要母亲不同意家族就不接受。男人只管琴棋书画烟酒茶。
导游很真诚告诉我们:百度上美丽的长江第一湾图都是航+PS的,实际的湾很大,除正好站在那个拐点,任何一个地方拍都只是一小段。所以今天第一个景点是“长江第一湾遥望”,还坦然提醒关键词是最后两个字“遥望”,不带这么呼悠人的!好在他买力地讲沿途景点历史故事,从孔明到四渡赤水,也没人有异意。
遥望下的长江第一湾了。楚楚抓着相机独自奔到几层楼高的塔楼顶去看拍风景了,她会真切地体会到上一层楼穷千里目的感受。我为她能爬得比我高,从高处俯拍缈小的我而高兴。我活着的一个重要意义是引领和目送着我的女儿爬得比我高,走得比我远。
丽江束河古镇每家人家似乎都养狗,各个品种的,它们都敦厚友好,淡定从容,不管人来人往,陌生人的赞美和抚摸都一派温顺的接受着。楚楚不停感慨好可爱啊!好友善啊!不停发狠:我这辈子一定要养一条狗,不管什么品种的。
每次旅行途中我都有意识的让楚楚负责拍照,以能训练她对美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孩子的视角和成人完全不同,她们更关注细节:一片云,一朵小野花,一只小狗,一块水里的石头…更多了一份纯粹和灵性,少了成人记录和展示的功利虚荣感。看孩子拍的照片对成人换个视角看世界也是一种学习的机会。
停车吃饭一个大饭店,能容纳几十桌,都是旅行团客,人很多很闹很吵,从桌上的狼藉看来菜基本是全素+肥肉。还是吊顶的图案更具喜气和民族风情。人在旅途随遇而安吧
一直想着殉情悲惨事:纳西女孩第一次上门,要接受准婆婆一系列关于持家的面试问题,如通过在离开时准婆婆含蓄地在她左手带个银镯表同意继续交往。要过三年才最终决定给不给转正成媳妇,取决于银镯颜色有没发黑发暗,如是说明身体不好难以承担持家大业,被拒后殉情者。
所以要想做纳西族人(丽江本地大部分是这民族)老婆只要具备三点:1)会持家,并且有观点能表达。2)身体健康,确保银镯三年不发黑。3)能接受男人只是琴棋书画烟酒茶,外加新增的两样:打麻将、斗地主。
东巴文,世界上唯一在用的象形文字。左者为生者,右边为鬼。东巴在葬礼上吟诵《挽歌》是:树老会倒下,花开会凋谢,人生会老死,不仅是你。纳西人认为新的亡灵犹如新生的婴孩,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们把死亡当作一种喜乐、一种回家,善待活着的每一天。
虎跳峡。镜头无力,文字无力,拍不出写不出那浩瀚、那澎湃、那声势、那震撼!有一些景色非亲临不能感受全部。
藏区了,3000多海拔了,遍地特产红色的狼毒花(能将狼毒死的花)。冷啊冷,看别人全幅武装的羽绒衣羽绒背心那才叫一个功课做足。
按导游的讲解:香格里拉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压根没有这个地方,只有借它之名的“香格里拉县”,它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心情,只要你感到幸福快乐,拥有乐观面对困苦的态度,你就是在香格里拉了。它是一种信仰,是象桃花源一样是人的精神梦想。听着竟有点失望,为它只存在内心。
在导游关于高原反应描述下,大家都对自己的体质不自信起来,全车几乎所有人冲到路边商店里租绵、买手套、氧气罐、红景天口服液、巧克力买了一堆,顿时觉得安全了,死不掉了。心理暗示作用更大!我还顺手抓了本《消失的地平线》,看看这本最初把香格里拉带到西方世界的书,究竟写了什么引老外如此疯狂?
保持我进门一拍的习惯。如果香格里拉本不存在,那么我现在哪里?我也不知道了。头痛,太阳穴胀,是高原反应吗?晚上旅行社赠送的藏区风格酒吧活动不参加了,我和楚楚都没兴趣。她上网我读书,又一个安静高原夜。
浴室墙上告示:此处海拔3320米,确保你无高原反应,水温不易太高,时间不易过长。楚楚问:老妈如你洗澡裸体时晕过去我该不该打电话叫导游来救你?这正是教育她价值观机会,回她:你自己选,老妈的命,或没面子丢面子。楚楚沉思几秒说:叫!你还是快点洗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