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很多人被冠以“大师”的称呼,很多人以“专家”自诩。
我也曾经在很多时尚杂志的供稿时,被冠以“两性关系专家”“情感专家”之名,看着自己名字前挂着的这些称呼,总是感到汗颜,不敢多看一眼。
最近在不同场合,不同“专家”那里听到他们无意中关于此的描述,到我这里汇总反思就成了自己新的思想的进步。
1、那个在日本大学做教授的朋友谈话中几次说到:在网络上有一些人文章写得非常好、思想非常有深度,但是这些人没有“名”,他们也不要“名”,甚至他们的文章都不会用真名,但是却远远比那些“专家”写的要深刻精彩。
2、看到“谁谁谁”职场达人薛莉在她的微博上回复别人称呼她为“职场专家”说:“我只是职场观察者,叫“职场专家”和“股市专家”一样,你骂我哪?”这个心态让我顿生崇拜之情,境界高啊。
3、和好友吴迪到她的新朋友摄影师马良工作室,抱着猫安静地旁听他们谈艺术,听他们提起泉州、惠州偏远的地方有很多很有水平的民间艺术家,艺术世家,很少人知道他们,他们也不需要别人知道他们,只是埋头做自己的事。
4、和精通佛学的临终关怀志愿者伙伴讨教问题,他给我推荐了一些他觉得是真正的佛教大师,提到这些大师们非常的谦逊,从不认为自己是大师,哪怕都已经被旁人都认证是大师,还是非常的谦虚,这才是真正的大师。
这些人,都让我很佩服,被传诵的这些陌生人,这些隐姓埋名、不求名、不要名、不在乎虚名的人都是我的老师。我要向他们学习,不以“大师”为目标,不以“专家”自诩,从此只立足做个好的心理咨询师。
圣人终不为大,所以能成其大。
功业成就了,事情办好了,并不夸耀自己有功。
万物归附他,而他却不自以为主宰。
他永远没有什么欲望,可以说微小;
万物归附他,却不知道谁是主宰,可以说伟大。
圣人不自以为大,
所以能够达到伟大的境界。
——摘自爸爸将出版的中华元典系列之《老子道德经》书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