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终关怀随感(十二)

(2010-08-13 23:25:19)
标签:

临终关怀

健康

分类: 临终关怀/生命教育

    下午四点多再去肿瘤医院,每次车子从肇嘉浜路左转进东安路,越来越往肿瘤医院开,就有心理作用,感觉那片的天空都有死亡的乌云笼罩着。

   去之前,体会了一下自己对这个服务对象和家属的主要情绪:着急。我为我知道时间还有一个月不到,却无法深入服务,而只能在表层的嘘寒问暖而着急。有一层很强的阻隔,就在叔叔貌似乐观豁达的笑容那里。

   临出门前,把那本《临终关怀》的小册子带上,希望能以它为敲门砖能打通深入交流的渠道。

   和另一个志愿者一起去,她跟着“学习”,唉,可是我自己都带着无奈的困惑。

   阿姨的癌细胞已经四处转移了,24小时监测血压、心跳的仪器已经用上了,那是我在妈妈的床头多么熟悉的仪器啊,那曾经显示妈妈正式离开我信号的仪器啊,看着它接在那个一直闭着眼睛不愿意说话也累的不想说话,无法说话的阿姨,有些心疼。阿姨的皮肤的颜色更暗更暗了。还在高烧中。1000多元一片的进口药片,已经用了5片,医生也让停了。挂的药水,护士说如果血压再往下走也就要停掉不挂了。阿姨的女儿30岁还没成家,在每周末从江苏开车赶来的路上。她的恋爱婚姻会是阿姨放心不下的事吗?

   叔叔还是那么快速地不停的给阿姨已经没有知觉的胳膊和腿在按摩,那个速度已经不是按摩而只是不停的摩擦着。他说让她保持感觉,让她舒服点,他又说他的下半截其实没有什么感觉了。他的表情是微笑着,他的动作却呈现着焦虑急躁。

   我和另外一个志愿者就这样无奈地有一句没一句的关心着,一点力气使不上。

   我小声地告诉叔叔给他带来一本书,以前经常借给家属看的,很有用的书。他谢谢接过了。

   我们告退出来。告诉同行,我的无力感。她说,我们只能陪伴,其实也许不需要做什么。

  写今天的服务小结时,突然想到一个感受:也许,深入的交流,只是志愿者自己的需求,而非病人和病人家属的需求,我们应该做得首先是尊重他们自己的需求。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呈现自己弱者的形象的,乐观微笑是他能够坚持着面对最后一个月的支撑。我们为什么非要把这个支撑打掉,过早地拨开他的悲伤呢?有什么用呢?

 

   小组分享时,有几个志愿者都讲到比较常见的家属的表现:会说很多已经为病人做的努力、考虑,甚至后事的细节准备。他们/她们需要别人对他们辛苦的认可,知道他们也非常不容易,知道他们已经做了很多很多,已经想了很多很多。其实这正式体现这类家属的常见心理啊:他们心底还是有恐惧的,担心自己做得还不够,还有哪里没有想到做到导致病情加重或者离别提前;他们还是有自责有遗憾的,为自己也许曾经没有做到的没有想到的没有足够重视到的导致对方生这样的绝症。那个得舌癌的已经不能说话的老公,在纸上写着“你已经做得足够了”,他都那么清楚地看到妻子的心情,读懂了妻子用自己所有周密的考虑安排和准备所传递的真正的心声:我做得还不够,我做得还不够,我做得还不够......否则我怎么还是挽留不了你。妻子说,我把一切他一切后事都安排好了,如何安置老人,安置资产,孩子我已经都准备好了,妻子又说,可是我还是不知道他走的那一刻我该怎么办。我宁可他身体就那么一塌糊涂得虚弱的坏的,只要他还活着。

 

    面对将要告别的亲人,我们永远觉得自己做得不够,永远不够,这种感觉只是我们的伤心、恐惧和不忍离别,和具体做的多少事情已经没有关系。亲爱的人啊,我还能做些什么?能让你多陪我一些时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