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灾后心理重建/自杀危机干预 |
到都江堰。正式开始心理救援工作了。
邓媛媛住在1-11,是个二年级的小女孩。(照片左)
在莲花社区帐篷区,第一个认识的孩子是她。
一个人在帐篷门后,蹲着,孤独的,低头看一个小水桶。
我和李晶(《健康之友》的主任编辑)走过去,静静地蹲在她的旁边。
一同看着水桶。水桶里有半桶水。水上飘着一个大蚂蚁,在挣扎。
“在玩什么?”
“玩蚂蚁”
“玩多长时间了?”
“早晨起床以后就玩的”(那时候10点多,应该有几个小时了)
看她没精打采的模样,我想办法逗她说话。
“你几年级?”
“两年级”
“喜欢看书吗?”
“喜欢啊,可惜没有书看”
“阿姨带了一些书来,我去拿给你”
“好啊”邓媛媛开始有了精神。
我立刻跑回新搭好的“心理关怀站”,兴奋的,拿了从上海带去的仅有的两本书,林紫中心临行前从上海少年科技出版社募捐来的《少年科学》第5期和第十期。(每期各有几十本),又奔到邓媛媛身边。
邓媛媛很高兴,顾不上和我继续说话,当时就翻看起来,真正的如饥似渴。
“我有。”我连忙递上我们的记录纸和笔、垫板。
“画什么呢?”
“就画画地震吧,阿姨当时不在四川,不知道当时的情况。你能画给阿姨看看吗?你所看到的地震。”
画面上一个女老师嘴角有笑容。
“老师在笑什么呀?”我问
“她是我们的班主任,地震的时候她带着我们班全部从教室里跑到操场上,看到同学们的爸爸妈妈就开心的笑了。”说着,邓媛媛也笑了。
“那你跑得是不是也很快啊”
“是啊,大家都跑地飞快的,都吓死了,很多男生都边跑边吓哭了”
说到这里,邓媛媛已经同时画好了掉眼泪的男生。
“你不害怕啊?”
“怕啊,怕得我都忘记了哭了”邓媛媛害羞的笑了。
同时又画下了一个笑着的女生。
“这是你吗?在笑的”我指着她的画
“不是,是我同学,我们女生都在笑话哭的男生的”
说说讲讲间,邓媛媛的一副画完成了,我也大概了解了她的心理状态。
“那你现在什么感觉啊?可以画出来吗?”
“好无聊,可画不出来”
“为什么无聊啊?”
“没有书看,没有玩具,没有人和我玩”
“那我们就把这感觉写在画上吧,你在画上写下你的名字和帐篷号,和你的感觉”我指导她。
前一篇:天天想你们,我都江堰的孩子
后一篇:暴风雨中的余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