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咨询及读书随感/个人成长 |
我的社会角色,按占生活比重的先后顺序
1、外资企业有丰富工作经验、非常职业性的HR管理者(12年)。
2、楚楚的妈妈。关注孩子的心理,反省自己的心理,共同成长。(6)
3、爸爸妈妈的女儿。接受他们帮我带楚楚,和提供几十年不变的支持和爱护。最感动爸爸妈妈说过的话是:“你可以学习不好,你甚至可以不学习,只要你健康,只要你开心。”我一直从心底感动和感谢着这句话。它让我知道,不管我发展如何,我的父母都是爱我的。这一点对每个人的安全感非常重要。
4、JEFF的妻子。10年来已经升华成亲情的夫妻,他了解和包容我的一切缺点弱点,并对我没有更高的要求(到是我经常对他的发展提出鞭笞)。昨天晚上,我问他:你是希望你老婆成为很多人所高要求、期盼的那个“专家”,还是哪怕就这样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哪怕会有一天什么专栏也不写了?
JEFF说:做你最想做的那个你,我无所谓你做不做心理咨询,写不写文章,只要你开心就行。
5、同事和朋友们贴心温暖的朋友,愿意并可以随时提供帮助的。以至于父母和JEFF都曾经说过:有的时候,我们真希望是你的朋友
6、心理学爱好者和有国家职业资格个从业者。热爱和学习心理学将近20年,做心理咨询师5年。曾经一度的苦恼是自己非心理学科班毕业,无法在一些正式的场合在名字前面挂出牌子:心理学硕士或者心理学博士XX。在督导的帮助下调整认知:我只把自己定位成心理咨询师。那个愿意帮助别人,也在自己的特长领域能够帮助到别人的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那些擅长学术研究、满腹专业理论无案例经验的心理学博士的头衔,对于解决来访者的问题并无帮助。
7、专栏作者。给一些杂志写性心理方面的案例故事和性爱指导的文章。对专栏的选择是我喜欢写的内容+能够写的内容+让我觉得新鲜题材写法的内容。除此都推掉了。本来就是写喜欢的文字,希望自己的文章也能给别人带去一些感悟或者乐趣,不想给自己太大压力。我一直想,如果以后某个杂志一直对我的文章提出更高的要求,超过了我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要求,我就不再写了。如果很痛苦的一个字一个字的写的都是别人要求写的文章,如果需要我反复修改超过3遍,我就不写了,太累。我写文章可以一直在下笔前打无数遍腹稿,但只集中在1个小时内完成,不修改,只在提交前看看错别字。那种精益求精对我来说是一种完美主义的强迫。
8、一个自知的人、一个自我接纳的心理健康者。我知道我的所有的弱点和缺点,我接纳知识和能力的弱项,也知道把个人的目标定在哪个点上最适合。我知道我在一直向我的目标前进,但是我不会把自己压得还没有到达目标就面临压力太大、时间紧迫、对自己不断的失望而导致的崩溃。哪怕这个目标也可能实现不了,也可能随着情况和认识的不断变化而改变,但我会确保自己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心理咨询师只有接纳了自己才能包容别人,只有自己心理健康了才有力量带动别人的健康。
文章最后,说说我的理想生活
前一篇:芭蕾之后的哈根达斯大餐
后一篇:亲历整形手术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