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楚楚的新苦恼:大家都爱和班长玩

(2006-10-21 10:27:35)
分类: 心理学在儿童教育和生活中运用

  

   晚上,楚楚做好作业,一个人用电脑画画,情绪有点低落的样子。在我一声关心:怎么了?之后,竟然趴在桌上哭了起来:“他们都不跟我玩,他们都围着值日班长玩。值日班长跑跌倒了,大家都围过去关心她。我也跑跌倒了,跌得比她还重,却没有一个人来问我。

   这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该怎么回答,才能对她有帮助呢?

   想到了幼儿园的时候,楚楚也是经常这样忧伤着:自由活动的时候,她们都不带我玩,我觉得很孤单。当时听得我也很焦虑,急着想找到原因和方法。还专门去找老师了解情况,请老师从侧面帮我观察一下,是她的性格不合群呢?还是和小朋友交往方面有什么不太好的习惯,所以被排斥呢?老师的反馈是:有一些女孩子的类似芭比娃娃的游戏,是已经固定的一个小圈子,不太接受其他人加入的。还有楚楚的性格比较象男孩子,所以和那种文静温柔的纯正小女孩也玩不到一起,所以人以群分。而男孩子们打打杀杀的游戏,也基本不带着女孩子玩的。老师说,她们也在努力把一些落单的小朋友往团队中引。了解了原因后,我知道未必是楚楚的原因,所以,回去就跟她讲了“自得其乐”这个成语,教会她无所谓,一起玩就一起玩,没有人跟我玩,我就自得其乐,看看书,拼拼图,自己让自己快乐,自己玩也同样去感受快乐。幼儿园就这样过去了。

   小学又是这样。而且情况似乎复杂多,因为小学生的心理已经比幼儿园小朋友的心理更复杂。我记得一个朋友曾经跟我说过,她对她被孤立的儿子说:同学们都喜欢和学习好的,被老师一直夸奖为好学生的同学玩。所以,你要好好学习,要成为老师一直夸奖的那个人。言下之意,你如果好了,别人就会来围着你了。可惜这样的教育,后来似乎并没有帮她的儿子增加学习动力,也没有为她儿子赢来更多的朋友。

   记得我当时,一时无语,摸摸我的楚楚的头,拍拍她的肩膀,只是简单的感情上安慰了几句就出去了.将她一个留在房间里哭个痛快.

   来到厨房,求助我的教育家妈妈.妈妈谈了她的几点看法:

1、帮她淡化这个意识,因为幼儿园和低年级的孩子还很小,今天跟这个玩明天跟那个玩,她自己也是说过了就算的。首先家长自己要淡化这个意识,不要让自己把这个事情当做很严重的事情强化孩子的感觉。

 

 2、教会她一些和同学们友好相处的方法,这是更现实的行动。(这两点都颇有点象心理学的行为疗法呢:淡化+行动)比如妈妈已经在接楚楚放学回家的路上带领她主动的和路上的同班同学打招呼,发出“到我们家来玩啊”这样的友好的邀请。而且也有调皮男生在经过楚楚的时候从后面把她一把抱起来,表示他们的友好。这都是很好,可以强化的正面印象。

 

3、另外妈妈也以她的小学老师经验私下告诉我说:对老师来说,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容易产生榜样的作用,所以班长基本就是被老师树立的榜样,一直被夸奖,然后同学们就都喜欢跟一直被老师夸奖的学生玩。或者是学习,或者是羡慕,或者是榜样的魅力。而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有自己的意识:未必就是这个做班长的就样样都好,也未必就是我们自己的孩子不好,缺点很多。等到了高年级,同学们有了自己的判断和感觉,未必就要和做班长的玩的,班长甚至有的时候是被孤立的对象。

 

4、而且,从楚楚班级里的另一个实际情况:老师赋于值日班长代表她给全班表现好的同学发放”五角星”的职权,所有同学只负责表现,而值日班长负责发出“五角星”,这是不是也是同学们有意识和班长玩的另一个目的呢?也不排除这个可能。是的,我脑子里顿时浮现我们公司里员工都会有意识的对领导好一些,讨好一些,因为他们负责考评打分啊,因为领导决定他们的工资奖金和晋升啊。这一点还不能跟楚楚说,不想她过早的复杂。

 

   和妈妈一席谈话心里踏实了很多,晚上,楚楚睡觉前,我依旧给她读她很喜欢的《十万个为什么》,厚厚一大本的彩图精装本。我也读得很有兴趣,因为上面的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大部分“为什么”也是我从来不知道的,正好一起学习。楚楚又在听得心满意足的睡下时感恩说:妈妈,谢谢你给我买这本书,我非常喜欢这本《十万个为什么》。(楚楚是个善于感恩的孩子,她会在你经意时说出一句让你感动的话。)

 

   我灵机一动,淡淡对她说:楚楚,同学们都比较喜欢和三种人玩:经常被老师表扬的、脑子里有许多许多知识的、好玩的有趣的人。所以呢,你如果想有很多的朋友,你就争取做这三种人。比如,你现在读这一厚本《十万个为什么》,等你全部读完了,知道了很多很多别人都不知道的知识,大家就自然会跟你玩的了。

 

   是吧?!楚楚很带劲,似乎已经看到了读《十万个为什么》还带来的附加的收获,也对解决朋友问题有了一个可行的行动目标。她更喜欢读书了。

    早饭后,楚楚在津津有味地又在啃着那本漂亮的大书,(有拼音注音)跟我说:妈妈,谢谢你昨天安慰我。

   “安慰你什么呀?”我自己都不记得了

   “安慰我看了书,懂了很多知识就会有人跟我玩呀”

   “那你觉得妈妈的安慰对你有用吗?”我很想了解功效如何。

   “有一点有吧,也有一点没有”楚楚笑着说。不过听那腔调,基本已经不再把它当做一个重要的事情了。

    然后,她似乎想起什么:妈妈,你有时间给爸爸做做心理咨询吧

   “给爸爸做什么问题心理咨询?”我很好奇、觉得有趣。

   “帮他咨询一下怎么带孩子玩。他很少和我一起玩的”

    呵呵,有趣,我转告JEFF,让他和我预约时间咨询。

 

   对于有没有有人玩的问题,JEFF补充说:你一定不要把这个问题和学习联系起来,不是所有问题都和学习成绩有关的,有的人学习很好一样没有人跟他玩的,你还要告诉她,要学会关心别人,只有关心别人,别人才愿意和你玩。

   做父母的博友们,你们的孩子有没有过类似的苦恼?你们当时都是如何帮助孩子的呢?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推荐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