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空闲时间,我在反反复复的这首歌----<死了都要爱>
这是我的一个外地来沪做婚姻问题咨询的求助者提到的歌,她说她对爱情的理解就是象这首歌唱的一样,死了都要爱,她一个非常谈的来的好朋友也是.
记得当时我问她:你觉得怎么个爱法就是"死了都要爱"呢?
她想了一会告诉我:是两个人一起外出,白天经常想起对方,通两通电话,晚上一起回家买菜烧饭,一起散步说话睡觉.
我说:我怎么听着你所描述的再平常不过的普通的夫妻的生活呢?而且,很多老夫老妻这一辈子都这样的,这没有什么呀.
她有点没想到的样子,有点诧异:是这样的?
我再说:你看,其实,你所渴望和追求的只是那种最朴实不过的婚姻状态,是不是?
"是的"
"你的好朋友是怎么理解她所追求的境界---死了都要爱呢?"
"她喜欢设置很多的困难和障碍给男朋友,她用这些考验男朋友够不够爱"
我们都笑了,这显然也未必是这句话的意境.
我对她说:其实,对这句话的理解,对到底什么才能达到"死了都要爱"这样的水平的爱,我想每个人有各自的理解,没有对错好坏.比如我刚听到这句话我以为是那种相爱的两个人冲破了重重障碍,哪怕背井离乡哪怕和阻饶自己的家人断绝关系也要坚持在一起的爱.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理解,首先我们不要先给爱一个定义,尤其是一种比较绝对的抽象的形容的定义,那就把我们的感觉所局限了.
就象,我在大学的时候,一直豪言壮语追求的是一种极致的爱情,是的,就现在你歌里唱的这句"死了都要爱",那个时候,我每每表达对爱情的理解和憧憬必定要用的词是:轰轰烈烈、刻骨铭心、出生入死、极致的爱。似乎不用这些词就不够表达我的爱情最高境界。很多年里,一直最感动的一句话是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的最后一句话,那个男人在几十年以后对他的中国情人在电话里说:我爱你,我将至死爱着你。
这些绝对的极端的话里都有个死,死似乎真的成为美和爱情的最高境界,就象日本小说中常见的那种。
但是,我们一定不要早早的把自己对爱的追求定位到一个“死”的高度上,然后把我们每一个具体的感觉和需要往这个又空又抽象的名词里套,否则一边不停的心理暗示强化着这个抽象的美丽的目标,一边心里中需求的却完全是另外一套,那么你再怎么寻找再怎么努力,总是感觉没有找到自己所追求的那个极致的目标,也总是不可避免的有失望和失落的感觉的。
回到家里,已经很晚了,我第一见事情就是在电脑上找到这首歌,认真的听。的确是一首好听的歌,那声嘶力竭的呐喊,将我一下子就抛回那个把爱情看得比一切都重要的青葱岁月。
死了都要爱歌词-信乐团(Shin) |
死了都要爱
不淋漓尽致不痛快
感情多深只有这样
才足够表白
死了都要爱
不哭到微笑不痛快
宇宙毁灭心还在
把每天当成是末日来相爱
一分一秒都美到泪水掉下来
不理会别人是看好或看坏
只要你勇敢跟我来
爱不用刻意安排
凭感觉去亲吻相拥就会很愉快
享受现在别一开怀就怕受伤害
许多奇迹我们相信才会存在
死了都要爱
不淋漓尽致不痛快
感情多深只有这样才足够表白
死了都要爱
不哭到微笑不痛快
宇宙毁灭心还在
穷途末路都要爱
不极度浪漫不痛快
发会雪白土会掩埋
思念不腐坏
到绝路都要爱
不天荒地老不痛快
不怕热爱变火海
爱到沸腾才精采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