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恋爱婚姻情感心理 |
亲爱的大朱:
好久没有联系了,你一切都好吗?
我这半年一直在忙于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的培训课程,最近新上完了《性心理咨询》的课程,由一个讲课非常精彩的心理学博士给我们讲授相关的内容,其中他以专业的视角分别的单独讲述“爱情、婚姻和性”的内容,更是因为观念新颖和专业客观性刷新了所有人的对爱情、婚姻和性的观念和态度。在这里,我迫不及待地想对你说一说,分享给你,我最亲爱的朋友。因为,曾经我们都因为太看重我们觉得至高无上的爱情而给自己找了很多不必要的伤心。现在看来,还很多都还真是不科学的片面的认知造成的。
还是让我象以前那样,信笔拈来,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吧……
爱情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心动的感觉,触电的感觉。这往往是让很多人觉得最美妙和最神奇的阶段。
而这其实是不成熟的爱情,因为这种恋情的最终指向并不是一个独特的人而是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我们爱的也不是我们遇见的那个人,我们爱的是自己心中编的那个爱情故事。
每个人从小时3、4岁的时候,从一个个公主和白马王子的童话故事开始就在勾画自己的爱情故事,只是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们又根据周围的人的故事不断修改自己的爱情故事中的形象,我们自己仍然都不清楚。虽然这种爱恋总是在一个人身上体现出来,但是这种爱恋的脚本却是在很久以前就由我们自己写就了,只不过一直有些朦胧,隐隐地感觉得到,却一直不明晰。直到青春期的荷尔蒙注入了我们的血管,我们才被激发起来去寻找那个演员。当我们以为自己找到了那个人时。其实我们只是找到了一面镜子,以人为镜,使我们发现了自己心中藏着的那份感情。接下来就会很苦,即使彼此很努力,依然演不好对方心中的那个爱情脚本。因为成熟的爱情脚本是两个人合作才能写出来的,它需要的是编剧而非演员。
第二个阶段是心痛的感觉。这个阶段总是那么的折磨人,又让人情不自禁地沉溺在其中。
处在这个爱情阶段中的人不是爱自己而是爱对方了。它完全可以使人丧失自我,所有的快乐和痛苦都由对方而决定。而人丧失自我其实是很痛苦的过程。但这仍然不是真正的爱情,因为以丧失一方来成就另一方就注定了是悲剧的。真正的爱是两个平等的自由的独立的个体之间的情感交流,单方面的爱从来就不是真正的爱。
第三个阶段是心疼的感觉。这是一个彼此逐步融洽投合,相处得非常惬意却又总是夹杂着心疼的感觉。
这个阶段才是真正开始为婚姻做准备的爱情。这个阶段既不是爱对方也不是爱自己的故事,爱的是两个人共同适应和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就象失恋和离婚常带给我们心痛的感觉,其实不是因为我们放弃了一个人,放弃一个人不是很困难的,困难的是我们放弃的那种已经非常习惯了的两个人共同构建起来的生活方式,这比人的丧失让人感觉更心痛。
其实,爱情就是人在莫名其妙情况下产生心动的发懵感觉以后给自己的一个解释。
爱情是一个稀里糊涂的信仰,是一个终极理由。信则有,不信则无。它不能追问,当你一直在追问“我为什么会爱上他”,爱情其实就已经不存在了。
中国人对爱情一个终极的解释理由是:缘。
爱情没有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稀里糊涂的只是荷尔蒙水平的突然提高。
爱情来的时候我们不要拒绝,只管去安心体验和感受。爱情走的时候我们也不要挽留,不要伤心,保持心态的开放,采取流动的态度。爱如潮水,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不要把爱情和婚姻和性结合在一起考虑问题。将婚姻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是极不牢靠的,因为爱情本身是很不稳定的。有爱情不是一个婚姻很充分的可靠的理由,如果仅仅将爱情作为婚姻的理由,可能的结果可能是扼杀爱情也破坏婚姻。因为婚姻需要很多理由,需要理性,需要稳定,而爱情是没有理由的,是不理性的也是不稳定的。
爱情是一种非正常的情绪状态,它让我们上瘾,从这点来说它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东西。所以,不要对爱情有太多太高的期望,否则它就不纯洁也不美好了。
……
亲爱的大朱,一口气说了那么多,你有没有感觉到这其中很多关于爱情的观念是和我们以前的观念是不太一样的,它更理性更客观更开放一些?
还有两首我一直很喜欢的,也认为完全可以多听来给自己做心理暗示的歌,可以和这些观念所配套,也一并送给你吧,多听听,尤其是伤心的时候,尤其是为爱情所伤心的时候听,绝对会对你有帮助。一首是杨坤的《无所谓》,“无所谓,谁会爱上谁; 无所谓, 谁让谁憔悴,破碎就破碎 ,要什么完美 ,放过了自己 我才能高飞”还有一首是陈琳的《爱就爱了》“何必说狠话,何必要挣扎 ,别再计算代价,爱了就爱了,若失去感觉,算了就算了,别再自我惩罚”
好了,就说到这里,让我给你推荐的好歌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