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理学在儿童教育和生活中运用 |
人们还没有从研究生虐猫事件中回过神来,三月伊始,时髦女郎踩猫图片再一次刺激了人们敏感的神经,调查发现,事情并不像此前人们所想的那么简单,仅仅是某个个体的心理问题,而是关乎一个隐秘社会群体的病态心理。
|
虐猫女子为何如此残忍?
3月1日,在各大门户网站,一组变态残忍杀害猫的图片被广泛传播:
美丽的湖畔,一名打扮时髦的女子怀抱一只乖顺的小猫,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场面温馨;但接下来的举动令人震惊,那女子将小猫放到地上,轻轻抚摸着;小猫躺在地上,眯着眼睛看着女子。那女子用她那双崭新亮丽的高跟鞋跟踏进了小猫的肚子里。小猫张开了嘴巴,似乎在惨叫。但这只是一个开始,高跟鞋跟接着狠狠地插进小猫的嘴中,又插进小猫的眼睛里。小猫眼珠都被踩出来了,最后脑袋被踩爆了,“漂亮”的高跟鞋踩在一片血肉模糊之中。
这组图片激起了无数网民的极度愤慨,声讨之声不绝于耳:“真是人干的吗?”、“太残忍啦!”……
愤怒之余,人们不禁要问:一般的人看见小生命,都会由然生出一种怜爱之心,这名女子为何如此残忍?
3月2日,本报联系采访了著名心理学家朱建军教授。
心理分析: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精神分析学的鼻祖弗洛伊德将人的这两面性称之为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生命本能一如其名是个人力量的来源,它坚强地袒护生命和代表生命的每件事物。在正常社会、正常境遇中成长起来的每个人身上生命的创造力量和肯定力量极其强大,人们对于生命都会感同身受。同情弱者是每个人的本能。当人们看到这种图片时候,我们会去体会小动物的感受,“它会多疼啊”。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会保护小动物,爱护小动物的原因。
与生命本能相对,每个人身上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冲动。正常人在某些时候也会在某种疼痛上体会出快感。例如有些男人喜欢观看暴力影片,好莱坞大片常常设置暴力和毁灭情节,是迎合人们这种心理。
可能在某一种境遇下,比如过大的刺激和压力,死亡本能就可能突显出来,但是强大的生命本能会迫使死亡本能以各种形式伪装起来。自毁的冲动受生命本能的压制而减弱,或改转了方向,比如有的人会成为一个被虐待狂,也有的人也可能把所有“毁灭能”的方向转向外界,而成为侵略性的人、虐待性的人、谋杀者。
这种残忍的人并不只是现在才有,不只是中国有,在全世界范围任何时代都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