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东居士:十八愿中“十念”意之演变

(2018-04-27 07:21:17)
标签:

佛教

大众阅藏

净土

十八愿

【十八愿中“十念”意之演变】

《佛说无量寿经》: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上面是《佛说无量寿经》的第十八愿。对于其中的“乃至十念”,千百年来有着不同解读。只就净土宗内的说法,也有变化。

昙鸾法师在《略论安乐净土义》中解释“十念相续”时说:“若念佛名字。若念佛相好。若念佛光明。若念佛神力。若念佛功德。若念佛智慧。若念佛本愿。无他心间杂,心心相次,乃至十念,名为十念相续。”并且指出,凡夫想做到十念相续,非常难。需要平时多下功夫,“使积习成性,善根坚固”。

道绰禅师在《安乐集》中的说法有了变化。首先,他引述的《佛说无量寿经》第十八愿的愿文是这样的:“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

对照经本原文,增加了“纵令一生造恶”和“相续称我名字”,删去了“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样就等于把“十念”解读为“十念称佛名号”,跟昙鸾法师关于“十念”的解释有了差异。

善导大师《观经疏》提到第十八愿时,引述的经文是:“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把“至心信乐”换成了“称我名号”。基本上继承了道绰禅师的意思。

在此,只把文献资料罗列于此,诸公可善体佛言祖语之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