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疆拾零(二)

(2012-07-27 10:45:46)
标签:

杂谈

新疆拾零(二)

          新疆话

中国地广,人口众多,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样就有了四川话、广东话、上海话……,天津、北京、唐山三个城市都在河北境内,距离很近,但是说话的语音、语调、语速迥然不同,真是一个地方一个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新疆话是什么样?什么味?前两次进疆没有和当地汉人接触过,因此没什么印象,没什么感觉。这次去和兵团的战士有过多次接触,和在新疆出生的、长大的汉族人有了接触,他们说话的语音、语调和表达方式开始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意识到他们在说“新疆话”。新疆话是什么样?我没有深入的研究,只是一点感觉。

一、   语音语调受少数民族讲汉语的影响,去乌鲁木齐一定要去大巴扎,那里多是维族人在做生意,他们讲汉语都是维味的,语音、语调别具一格,好像是在唱歌。在赛里木湖我们住在哥萨克族的毡房里,他们讲的汉语也是少数民族味。在禾木村我们住在一个图佤族的小伙子的小木屋旅馆里,和他一起吃饭聊天,他的汉语也是少数民族味。生在新疆、长在新疆的汉人与少数民族长期交往中的汉语就逐渐形成了新疆味的普通话。二、除了语音语调外,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说“好”,必定是“好的很”;比如说“快”,必定是“快的很”,诸如“香的很” “甜的很”“苦的很”“怕的很”……,构成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当然还有一些特点我无力概括。

说来也挺有趣儿的,比如北京人讲话习惯“儿”话音,“聊天儿”、“上班儿”、“起早儿“、”贪黑儿“、”快点儿“、”药片儿“、“去哪儿”…… 这个儿话音的来源是受满族人的影响,满人进京,将这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也融入了北京话之中,逐渐蔓延、强化,最终形成北京普通话的一大特点。

“我们新疆大的很“,”我们新疆美的很!“

别具一格的新疆话充满乡土气息,让人感到亲切、和蔼。

新疆拾零(二)                                         哈萨克族的小朋友

新疆拾零(二)
                                                      维族老大爷

新疆拾零(二)
                                               新疆伊宁市一所初中学校的校长


新疆拾零(二)
                                            六一儿童节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新疆行拾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