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通讯》随笔(五)烛光晚宴与夸奖晚餐
(2010-09-25 16:34:27)
标签:
高三高考尹宗禹教育 |
分类: 《教研通讯》随笔 |
随
烛光晚宴与夸奖晚餐
一日三餐,凡是有孩子上中小学的家庭一般早餐自便、午餐分散、只有晚餐才有可能全家聚在一起享受家庭的温暖与幸福。我今天要说的不是晚餐吃什么?怎么吃?我要说的是晚餐的氛围。
去美国探亲,有两次受邀去外孙女学校与外孙女共进午餐,两次邀请均是校长通过孩子发出的。其中一次是专门发给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的。午餐在学校饭厅进行,有的孩子是从家带来的午饭,有的是刷卡在食堂买的饭——都是快餐一类的食品。饭厅十分热闹,没有固定位置,学生自由组合,一边吃、一边说、一边笑,老师不时地提醒学生加快进餐速度,没有其他要求,我和老伴一边吃着一边看着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真是一顿欢快、享受的午餐。
小的时候一吃饭爸爸就教育我:“吃不言、睡不语!”就是说吃饭时不能讲话,这样睡觉时才不说梦话。那时候饭也不好吃,粗粮、粗菜、少油、无肉,吃饭只是为了填饱肚子。
现在吃的很好了,但是进餐氛围一般都不太好:有的是会议晚餐,要商量家里的事,要商量孩子请家教、上补课班的事;有的是工作汇报晚餐,孩子向家长汇报学习情况,成绩、名次、努力目标;最不应该的是批评晚餐,孩子一边吃饭,爸爸、妈妈、特别是爸爸就开始了生活会,只有爹妈批评孩子,少有爹妈的自我批评。为了缩短“会议”时间,孩子赶快吃几口就离开,爸爸还不答应,让孩子回来重新坐好,静听批评。——这是最糟糕的晚餐氛围。爸爸妈妈就不明白:这样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
年青人为了追求浪漫,发明了一种烛光晚餐:红酒、甜食、美味佳肴、点上蜡烛,关闭电灯,打开音响,晚餐在优扬的乐曲声中、在烛光闪闪的照耀下进行,浪漫、愉悦。我们不可能天天,也不可能经常举行烛光晚餐,但是我们可以天天进行“夸奖晚餐”。抓住孩子身上的一点点进步,一个个闪光点,在放大镜下努力放大,用溢美之词夸奖他,让他有自信,让他有目标,让他有干劲,让他高高兴兴一边吃着妈妈做的可口的饭菜,一边从心里享受着父母之爱,将批评转化为希望,将希望转化为鼓励,孩子一旦有所行动便大加赞扬。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父母要学会在吃饭时夸奖孩子!
好学生是表扬出来的——老师在课堂上要不断表扬我们的学生。
这才是晚餐的最好氛围。
给孩子们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