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尹宗禹
尹宗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34,178
  • 关注人气:6,2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资料(六)——今年高考复习必须关注课程改革(三)

(2007-11-19 14:37:00)
标签:

教育杂谈

高考

教育

高三

高考资料

高考复习

课改

分类: 高考资料
    2007年全国高考有两套试卷,一套是大纲版高考试卷,一套是课程版高考试卷。当然两套试卷命制依据是各省的或全国的《考试说明》,而《考试说明》的编制又是依据两套《考试大纲》。

    我手里的这两套大纲都是2007年版的,中国的高考同时有两套考试大纲据我所知还是第一次。以前的《考试说明》是依据教学大纲编制的,2004年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依据一部分省市自命题的形势开始编制了中国高考的《考试大纲》,2007年中国有四个省开始进入新课程的高考,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又编制一套课程版《考试大纲》,“双纲”、“双版”的局面首次出现在中国高考的平台上。

    从大纲版《考试大纲》到课程版《考试大纲》是一次重大变革,这种变革是由高中课程改革引发的。本文讨论的重点是大纲版“大纲”与课程版“大纲”在学科能力要求上的差异。一方面课程版终究要代替大纲版;另一方面,从大纲版向课程版过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突变,是渐变,因此在这个从“旧”向“新”的过渡过程中,“旧”一定要关注“新”,关注“新”有哪些变化。原因很简单,“旧”的模式里一定要不断体现“新”的内容,从而平稳完成从“旧”向“新”的过渡。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在今年的高考复习中一定要关注课程改革的根本原因。

    大纲版《考试大纲》与课程版《考试大纲》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变化是学科能力的演变,为了清晰地描述这一变化,我们按学科一一表述。

语文学科

    大纲版《考试大纲》的学科能力要求: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等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次;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次;

    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次;

    E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论,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次;

    语文学科能力最早形成是“羊角”式结构,识记和理解是羊的两支犄角,后三项能力逐步加深,后来逐渐演变为以上五个层次的学科能力。

    课程版《考试大纲》语文学科能力又有了新的拓展,除了大纲版ABCDE五项能力外,又新加了一项:

    F探究: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展和创新,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次。

数学学科

    大纲版《考试大纲》的学科能力要求:

1.思维能力

2.运算能力

3.空间相象能力

4.实践能力

    课程版《考试大纲》的学科能力要求:

1.空间想象能力

2.抽象概括能力

3.推理论证能力

4.运算求解能力

5.数据处理能力

6.应用意识

7.创新意识

    两个版本的能力要求相比,后者的外延得到了拓张,更宽了,更细了。

英语学科

    大纲版《考试大纲》的学科能力要求:

    一、语言知识

    要求考生能够适当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掌握2000左右的词汇及相关词组(见《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二、语言运用

    1.听力

    要求考生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和要义;

(2)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

(3)对所听内容作出简单推断;

(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2.阅读

    要求考生读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和要义;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4)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3.写作

    要求考生根据题示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

(1)准确使用语法和词汇;

(2)使用一定的句型、词汇,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课程版《考试大纲》的学科能力要求:

    一、语言知识

    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要求词汇量为3500左右。

    二、语言运用

    1.听力

    要求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和要义;

(2)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

(3)对所听内容作出推断;

(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2.阅读

    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和要义;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4)作出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3.写作

    要求考生根据题示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

(1)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

(2)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4.口语

    要求考生根据题示进行口头表达。考生应能:

(1)询问或传递事实性信息,表达意思和想法;

(2)做到语音、语调自然;

(3)做到语言运用得体;

(4)使用有效的交际策略。

    物理学科

    大纲版《考试大纲》的学科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2.推理能力

3.分析综合能力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5.实验能力

    课程版《考试大纲》的学科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2.推理能力

3.分析综合能力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5.实验与探究能力

    化学学科

    大纲版《考试大纲》的学科能力要求:

1.观察能力

2.实验能力

3.思维能力:包括思维的整体性、严密性、敏捷性、创造性

4.自学能力

    课程版《考试大纲》的学科能力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化学试验与探究能力

    两个版本对比,在学科能力要求上化学学科有了很大变化。

    生物学科

    大纲版《考试大纲》的学科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2.实验探究能力

3.获取信息的能力

4.综合运用能力

    课程版《考试大纲》的学科能力要求和大纲版的能力要求完全一致。

    地理、政治、历史学科

    这三个学科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无论是大纲版还是课程版,基本上是一致的:

1.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4.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我之所以花了这么多笔墨将各个学科的学科能力一一表述有两个原因,一是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有相当一部分高中、高三教师不能十分准确、熟练的表述本学科的学科能力,当然如果连条条都说不清楚,能力的具体要求就更谈不上了。我坚持认为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必须做到两个心中有数,一是学科的知识点、重点知识点一共多少个要心中有数,知识网络要清晰;二是学科能力等级要求要十分清楚,不但老师要清楚,学生也要十分清楚,这是个方向性的问题。一些教师、一些学生进入了“题海”,往哪儿游不清楚,甚至东南西北方向也辨认不清楚,那么教学效果、学习效果、考试成绩是得不到基本保证的。第二个原因是学科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科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拓展,这是一种进步,比如课程版《考试大纲》的学科能力要求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探究”能力的提出,这不仅仅是个提法问题,也不仅仅是个考纲能力要求问题,这是一个理念问题、培养目标问题,所以我希望我们的高三老师、特别是开始进入高中课程实验的老师一定要十分重视学科能力的研究,重视学科能力的培养与落实问题。

    我之所以花了这么多笔墨将各个学科的能力一一表述,除了上述两个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请高三的教师和考生一定关注课程版“大纲”的能力要求。文章的开头我已经讲了从“旧”到“新”有一个过渡、渐变的过程。课程版“大纲”的学科能力要求无论是理念上还是实际操作上都已经进入了2007年全国、北京及各省市的高考试卷。这里还要提请高三的老师和考生要特别关注的是各学科在学科能力演变上有一个共同要求,这就是探究能力,在今后的高考试题中,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会逐步得到加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