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尹宗禹
尹宗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33,863
  • 关注人气:6,2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对高考的认识(六)高考命题在知识的考查上呈现出来的几个特点

(2007-03-13 16:50:09)
分类: 话说高考
 

(六)高考命题在知识的考查上呈现出来的几个特点:

        高考命题重视知识的整体性。这是因为一个学科知识的整体性是切实掌握学科知识的重要标志,所谓知识的综合性就是从学科知识整体高度去考虑问题。高考命题之所以重视学科知识的整体性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求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能够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防止对知识的单纯机械记忆,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构符合他们年龄特征和身心状况的知识结构、知识体系。从另一个角度看,相当一部分考生在高考答题中失误,并不是因为思维问题,考生感觉也十分敏锐,失误的根本原因是对《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还存在欠缺,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缺乏整体性、条理性。

        高考命题是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设计试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上命题可以检验考生是否形成一个有序的、清晰的网络化知识体系,进而从中提取相关的信息,有效、灵活地解决试题中的问题。高考命题现在不刻意追求知识点的百分比、知识内容的覆盖面,而是强调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

        高考命题重视“程序性知识”的考查。目前的高中教学、高考总复习一般比较关注教材中那些有形的、有着文字描述的知识,也就是具体知识内容(陈述性知识),一般来说这些具体知识内容都能够讲清、讲透、讲活,当然这也是必然要做好和十分重要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在复习过程中更应当重视对教材中那些无形的、没有文字描述的,或者说是隐藏在描述文字后面的东西。也就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思维过程,亦即“程序性知识”。我们知道人类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并非由单—因素构成,问题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会涉及到问题的方方面面,那么分析、认识、解决这些问题的角度、条件、办法也需要多方面、多角度做多种考虑,强调知识的交叉,渗透和综合,强调“程序性知识”,正是这一现象在高考命题中的客观要求。事实上阐述那些无形的东西比阐述那些有形的东西更重要,也更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和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