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教学&考试 |
|
|
| 木桶理论: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提高水桶的整体容量,不是去加长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要下工夫依次补齐最短的木板。 高考复习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我编织学科的体系、框架和网络的过程。根据木桶理论,决定考生分数高低的不是你的优势学科,而是薄弱学科。 自我分析、自我解剖以本区上学期期末试卷为抓手,按学科逐步展开。上学期末考试属于阶段性测试,各科的复习还没有完成一轮,但是它具有很好的诊断性。考生千万不要拘泥于考试成绩,要透过成绩抓出本质问题。哪一个学科强、哪一个学科弱、弱在何处?是方法问题还是基础知识问题、能力的问题?做对了的题应当总结出经验和规律,做错了的题更要认真分析、找出原因,是审题问题、计算马虎,还是表述不准确?不会做的题为什么找不到切口?期末考试把问题暴露出来是一件好事,关键是要把问题分析透、查出原因、制定改正措施,这样新学期复习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了。 要做到总复习工作有的放矢必须制订一个复习计划,考生的复习计划要遵守一个原则:同步+薄弱。“同步”是指考生的复习必须与老师的课堂复习同步,万万不能另起炉灶。“薄弱”是指考生的薄弱学科、薄弱环节,这些“薄弱”点考生一定要多花一点时间,逐步变弱为强。 |
前一篇:创造“卓越”
后一篇:后木桶理论与高考复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