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产业地产是个让利于人的过程
从今年开始,卓达产业地产在中国已经领先了,我们开始做精品,把卓达以前建的所有产品都视为历史。卓达做过大学城,做过商业地产,做过服装产业园,实践了养老地产,建设过会展中心,现在在建设港口……这些经验都是卓达宝贵的财富。
都说星河湾做得很好,龙湖做得很好,但是我相信几年内就会有很多企业会重视卓达模式。有形的这种东西当然要做美、做精,但卓达的优势是把养老产业、文化产业、会展业甚至临港工业和地产结合,把这套软体系的东西做成真正独一无二的品牌体系,而不是搞同质化竞争。房子是要造好、造美,景观要造得漂亮,但更重要的是房子以外最有附加值的这部分——有产业、有配套。
除了刚才说的,卓达还做新型建材,住宅产业化所需要的新型建材,30天一栋别墅就能建起来,这是卓达发展需要的。
卓达要做的重点是牵动产业链。其实在一个产业链条上,总有一个是关键环节。在不同的社会条件、经济环境下,不同的时期,每一节都可以成为关键环节,你只要能启动这个环节,向上或向下都可以把它连接出来。
卓达现在一是要把产业真正做实、做大、做好。每个产业所相关的环节,我们只拿链条中最重要的那部分,给上游、下游的无数环节提供机会。
卓达会推动很多产业的发展,有效解决了城市改造过程中的农民就业问题。卓达向来不从这些产业中挣钱,由于不在这上边挣钱,加入这些产业的农民收入就高,就愿意到这里就业安家。
比如说卓达在天津正筹建副食品加工企业,我把方案里面的利润给否了,谁承包这个企业,谁当法人代表,给你股份,你每年只向集团总部交1元钱,但要把农民的工资待遇、三险之类的解决好了,就是最大的贡献。
这就是创造机会,让别人和自己一块做,自己得自己的那一块,把利让给别人,把利让给别人的过程,就是别人帮你一块儿把事做大的过程。
看着每一点得的都不多,但整合起来得的就多了,卓达最重要的是把产业复合模式做到能够复制,能到各地复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