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物业人文精神物业公司社区卓达集团 |
分类: 卓舒演讲 |
第一,我们要把这种真挚情感、高尚道德、人文精神变成一种强制性的行为规范。把它职业化,变成一种职业规范。比如我们现在定的职业规范,其中有600条必须做到,那就是老龄人在什么情况下你必须做到什么,这600条就包括他个人的举止、言行,无处不是在用一种无微不至的、充满爱心的标准去约束他、要求他。从而让老人感受到这是一种无微不至的爱,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是一种最佳的服务。
职业规范不仅将从根本上保证养老服务水平,达到应有的深度和高度,而更重要的在于,通过这种职业习惯、职业行为规范,使他变成一种自觉行为,变成一种下意识,内化为一种性格、一种品格。这是在养老事业产业化过程当中贯穿人文精神,把道德因素和情感因素,把博大、持久、无微不至的爱心作为它最核心部件的第一措施。如果离开这一条,人们仅仅为了谋个职业、谋一碗饭,仅仅为生计不得不服务于他人,那么这个养老质量就不可能保证,而且这个产业和这个事业也不可能持久。
第二,利害的分析。要让所有从业者都深知其利、深知其害,服务于他人,有朝一日自己也将成为被服务者,自己如何对待老人,将来别人也会如何对待自己;自己无微不至地服务老人,那么别人也会同样服务自己的父母。从这个意义上说,要让其身边的人共同完成对他的教化。也就是说,使每一个从事这项工作的青年人,他的亲人,特别是他的父母,督促他、教育他、约束他、支持他以强大的爱心来对待此职业,对待自己的服务对象。因为他的父母将懂得,这样做不仅利于他人,而且利于自己。在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个子女加入了这个行列,也就等于他的父母送自己的儿女去接受一种教育,相当于重新读了一所特殊的大学,相当于为自己有朝一日的老去做了准备,所以他既造福于他人,也造福于自己。
我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不论是1万人、10万人、100万人,乃至3000万人从事这项事业,不论怎样把他们组织起来,他们的来源必是分散的、社会的,必是某一个家庭单元的一个成员,如果没有他的亲人,他的父母对他的这种约束、这种期待、这种鼓励、这种支持、这种要求,仅靠我们一个企业是完不成这种强大的人文教化的。从另外一个方面说,如果有3000万从业者,在这个过程当中得到了亲人的支持,那么他的亲人就将是3亿甚或更多,而这3000万人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全体,他们将成为这个社会最有水平、最富人文精神、最具高贵情感、最有责任心的一个群体,而这个群体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所以贯彻这种人文精神的第二个措施就是晓知以利害,让每一个从业人员自己,特别是让他的亲人知道这不仅惠及于他人,也最终惠及于自己。我们就是要做到,让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让一个生计没有着落的人,让一个对自己都不负责任的人,让一个对自己父母都缺乏感情的人,来到这个群体,加入这个行列,从事这个职业,从而再造自己,从而变成一个全新的人,变成一个有觉悟的、有爱心的,知道关怀他人、关爱他人的,知道尽职尽责的人,并且通过这3000万人拉动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这是我要讲的贯彻人文精神的第二点,就是晓知以利害。
第三,在我们的教学大纲中,人文精神教化、情感培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人文精神教化是无处不在的。比如,同样是影视剧,我们要经过筛选,选取那些富有高贵情感的、充满爱心的、张扬人文精神的作品作为辅助教材,把这种精神和文化消费品作为补充教材,同时作为必修的课程。再比如说,在我们编制的教材中,除了600个必须做到和数百个不许做,还有一些古今中外感人至深的,以赡养老人、孝敬父母、关怀社会、服务他人为主要题材的、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芒的许许多多经典故事,也作为必读、必知,作为辅助教材之一。
第四,在这个企业体系的组建过程中,它既然是一个企业,那么就有职业白领,即它的骨干阶层——经理人。在这些人才的选拔上,把技能仅作为参考,而把品格、情感、道德水平作为用人的第一标准,从而形成一种榜样的作用,一种引导、示范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实际利益分配上,真正做到要使从业者中间富有爱心的人、付出多的人、得到老人认同的人,在物质上也能够多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