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淘宝优惠券花生日记YYCCNN
淘宝优惠券花生日记Y
YCCN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787
  • 关注人气:2,3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卓舒演讲(40)——孝行天下 爱在卓达(三)

(2007-11-02 23:02:19)
标签:

人文/历史

需求

儿女

老年人

死亡

指数

分类: 卓舒演讲
  一个社会的凝聚力,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一个民族的强大,最核心的部件是这个民族的道德水平、人文精神,是这个民族的情感元素,一个冷漠的、自私的、只顾自己的、道义上虚伪、不能尽自己责任的群体所组合起来的民族、国家和群体,是不可能有强大凝聚力、是不可能有强大竞争力的,而如何对待老年问题,就是这样一个道德尺度、一个情感尺度,也是一个人文精神尺度。我们常讲幸福指数,幸福指数离不开物质条件,幸福指数通常被忽略了最关键的几个节点,这是什么呢?我认为幸福是人一生的全过程,而第一幸福指数是死亡时的状态。因为有生必有死,因为每一个单体的死亡是群体存活的基本前提条件,也就是说,要想让人类永远延续下去,那么我们作为个体的人,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必须死去。
 

  人固有一死,这一死的状态才是幸福指数里最重要的、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什么状态呢?应该是庄严的、安宁的,无痛苦或者是尽量少痛苦,没有后顾之忧的,无遗憾的或者是少遗憾的,亲情应该是完满的,被照料得应该是接近无微不至的,所以可以无憾的死去。生活阅历告诉我们,有的人10年、20年卧病在床,实际就是等待,等待死亡一天天靠近;有的人在医院浑身插满管子,一住就是半年,也是在等待;有的人得了绝症,终日痛苦不堪,也是在等待,都是在等待最后的时刻——死亡。但是生活还告诉我们,在哪个医院、在哪个危重病区,随便都可以看到,几个儿女、几个儿媳、几个女婿,为了几千元药费争吵不休;生活还告诉我们,一个老年人,还没有咽下最后一口气,几个儿女已经为了遗产诉诸公堂。所以,这对老年人本身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巨大的伤痛。他的一生不论事业有多么辉煌,不论拥有多少财富、拥有多高的地位,都是彻底失败的,都归结为零,都还原为负数。特别是面对亲情,到了晚年需要得到而得不到的时候,我想这对于每一个行将死亡的人都是一种巨大的打击;特别是最需要人照料的时候,自己给予了生命,又一把屎一把尿把他带大,又一辈子为此担惊受怕,无时无刻不牵挂着的儿女冷冰冰地对待自己,或者敷衍了事。所以说这将是莫大的痛苦。

 

  当然还有很多情况,如果这些问题不能解决,可以断言,每一个面临这样局面的老年人都是痛苦的,都是不幸的,都是哀伤的,都是无奈的,一生都是彻底失败的。而且这种行为、这种现状本身又严重地败坏着社会风气,因为儿女和父母之间首先是社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它又势必影响到全社会每一个人。所以,第一指数是死亡状态。

 

  那么第二指数是什么?是老年状态。我们现在从新闻上可以得知,有些父母经济上并不匮乏,也不是一生没有儿女,儿女也不是远在天边,就在一个都市,甚至在一个街区,以至于为了满足这种亲情的需求,为了解决自己内心这种孤独、落寞,给儿女发工资,回来吃顿饭,发1000元、2000元,这是一种巨大的个人不幸,也是一个社会的巨大丑陋。一个对自己父母、给予自己生命、把自己哺育成人的亲人、至亲的人尚且如此,这种人在社会、在一个群体里、在一个国家,他能效命于国家、效力于社会、能顾及他人?这是不可能的。而且他的行为本身又不可避免地传递给他的儿女,因为他怎样对待老人,他的儿女将来就会怎样对待他。所以,横向上带来社会普遍的污染,纵向上将是几代人受祸害。

 

  中国老龄化问题其中(到)这个阶段就进入老龄社会,对于那些物质上并不匮乏的人,孤独、失落、无助,特别是对亲情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这种情感的空洞,这是个普遍的问题。说每个月在青年期就交点养老保险金,退休以后能足额领取,这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这是解决不了的。说这些老人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不是这个样子,他们有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基本的生活物质条件只是他的生存条件,他需要的是生活,他需要的是情感,而这种情感现在许多老人是得不到的。固然,许多独生子女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压力和自己的家庭,说太多的精力给予老年人,对多数人来说也不实际,但是对老年人这种一片挚诚的亲情,它不是礼数上的一般走动所能代表的,老人哪怕到了嘴上说不出话的时候,心里是有数的,所以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在发展这个产业、满足这种社会需求、实现这种社会互助的同时,整体上提高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素养,提高这种情感水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依赖我所讲的这种社会体系,非亲非故,对老年人能给予无微不至地照顾,不是亲人胜似亲人。那么对他的儿女本身就是一种教化,就是一种强大的道德和心理压力,是一种良心压力,可以迫使他有所改变。

 

  那么,针对第二幸福指数,即老年人的需求,需要解决的是让老年人只有一个儿女,甚至终生无儿女,却犹如有成千上万的儿女,然后让所有参与这种体系、参与这个产业的工作人员,虽然只有一对生身父母,但是却犹如有万千个父母,他们要做到比老年人的亲人、亲生儿女做得还要优秀,做得还要出自一片挚诚。让老龄人做到把为自己服务的工作人员视同己出,甚至胜于己出,就是说,比对自己儿女有更深厚的感情,更加亲近,更加信任,更加依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