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卓舒演讲(33)—— 惟有真实才能长久 (二)

(2007-07-21 11:58:55)
标签:

同仁堂

房地产

曾国藩

屈原

葛朗台

分类: 卓舒演讲
 

  童年的艰难困苦让我感悟到能活过来就相当不容易,活着就是硬道理,我们能自己把自己养活。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但我们要自律、自教、自养,还要劳作,大的带小的,我们活过来了。相对那种艰难,我们现在是自由的。读书给了我们智慧,书中很多人的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和他们相比较而言,我们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所以坚信自己能挺过来。不知何时养成这样一种信条:天无绝人之路,除非自己放弃。

 

  对房地产领域的发展趋势判断一是基于经济学方面的考虑,事物发展是螺旋式的,有高峰期、也有低谷期,房地产是不动产,低谷期就是成本最低的时候,这是对经济规律的一种判断。有人说我成功地利用了反周期理论,如果说一点儿常识没有不可能,因为我编过很多类似的学术著作,这是一种经济手法,但说当时非常明晰的使用了反周期理论,那是胡吹,一半是理性的,一半是感性的。没有周期,没有风险不可能,衰退是正常的,美国周期一般在12年,中国能保持6至8年就算不错的;二是基于哲学上的考虑。世间万物,无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在前也好,有在前也好,总言而之,都是从无到有,有再生出无。实际可以解释为,在任何时候,都有巨大的潜在资源,看你怎么组合,如何构建一个平台,使它发挥出来。因此,我说财富是看出来的。三是从实际操作的技巧来说,有个很简单的道理,整个村子今年种西瓜都赔了,如果你明年还继续做,你肯定会赚。无中生有不仅是观念上的问题,而且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

 

  因为过去的理想目标不能实现,必须转换一种方式,转换这种方式应该说是最后一次机会。我想要实现不从政的从政,我官做不到最大的,可以把企业做到最大;我不可能通过政治抱负回报于社会,但可以通过产生的财富回报社会。在做此选择时,是非常慎重的。我的扎实和吃苦耐劳给了我巨大的帮助。我是一个性格非常矛盾的人,非常宏观,但是如果我仅仅宏观,没有这种极其扎实的工作作风,也不可能获得成功。我想得非常细,我能把几十万平方米小区一个房子里的卫生间,甚至门朝哪开我都能想得非常仔细。如果没有这种细微和扎实,就没有这种成功。总而言之,扎实工作为实现我这种操作方式、操作要点的成功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否则绝对不可能,这种扎实也是理性的表现。

 

  自我开始做企业以来,和实业界、商业界、房地产界接触的还不如过去搞新闻工作接触的多。从自己出来做后,和任何一个企业没有任何往来。我也在检讨自己是怎样形成的,一是我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生活置于这个圈子,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老板,当企业家也罢,老板也罢,我觉得自己还是一名学者,还是和一些文化人、学者在一起可以洋洋洒洒地谈论,包括经济界的人。所以和那些人接触的少,除非一年必须参加的会,一般不参加。对于别人,我觉得,一个企业无论大小,它能创业在中国就很了不起。我所期待的社会,是法治社会,在民主法治社会、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第一等人做企业,第二等人做总统。因为企业可以创造财富,经商是要把别人的钱从口袋里掏出来,那么多人想掏别人口袋里的钱,为什么偏偏把钱掏给你?要提供多少优秀的服务?因此,我对所有从事企业的人绝无轻视小看,我觉得他们都很不简单。我从来没有把企业当作人生的一种范式,但确实有一些人,应该说是具有全球典范意义的。如冶金大王、石油大王,如比尔"盖茨等,这些人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在于他能够创造多少财富,在于能够把财富支付给社会。要想拥有财富,他儿子就能够自然拥有。美国社会一年民间捐款一万亿美元,相当于八万亿人民币,相当于我们GDP总和,民间捐款就相当于我们的产值,很多都是老板捐的,他们内心深处都是崇高的。

 

  我们这个社会似是而非的人太多,有的一直在谣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这几个落后的文人是文人,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也是文人。谁是中化民族文人的代表?李白、杜甫是文人,曾国藩也是文人,屈原也是文人,只是报国的方式不一样,屈原自杀了,怀着一种小女人心态——君王不喜欢我,我的计谋、报国热情不为君王所采纳,于是自杀;曾国藩在逆境中忍辱负重,修炼自己,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打掉牙往肚里咽,是近代史上最优秀的文人。哪些是中国文人的主流?恰恰是那些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个人好像很洒脱的人、胡骂胡说,可以到处标榜自己,要种地不能种地,要吃苦不能吃苦。关于企业家、经商、老板,也是一种主流,世界上最难的事情莫过于把别人的钱拿到自己的手上,除非抢银行。真正意义上的商人,是一种宗教,是一种爱。达仁堂、乐仁堂、济仁堂、同仁堂,这些百年老店,没有一个是靠包装的,一旦天下有乱,像非典,立刻熬上草药,救济灾民,这才能几代人不衰。我们都去过平遥,平遥那儿有一个平原县,没有什么特殊的物产,又非交通要塞,但是从今天的文化遗产可以推断当年的繁荣。假如当时不尽最大可能实现一种法治,不诚信代人,谁敢到那里去典当、压镖?百年老练的真正的成功商人,都是内心修炼自己,都是德字当头。企业家也好,老板也好,爱惜每一分钱。我们公司没有一个人敢把信封写一遍就扔掉,那我比葛朗台还葛朗台,这是深知财富来之不易,这没有过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