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轻视无形资产、轻视品格,而心中充满物质财富渴望的个人、家庭注定是不幸的。中国家庭看重物质财富的传承,留下遗产,然后怎样分配,而欧洲的家庭更看重的是精神财富、精神遗产,包括荣誉、家训、包家庭的品格和风格,更看重这部分无形资产的传承。一个只看重物质财富传承的民族是短视的、是卑下的、是没有力量的、是没有尊严的,一个轻视无形资产、轻视品格,而心中装满财富的个人、家庭和民族,注定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家庭和民族。
所有的财富都是人创造的,而创造财富的过程也是人的优良品格完成从精神向物质转化的过程,这个品格不仅仅是主观能动的,而且有巨大的反作用力。历数那些最能创造财富的人,哪一个不是品格最优秀、最高贵的人?中国的儒商、晋商、徽商、冀商等,国外工业文明盛期的那些石油大王、运输大王、制造大王、机械大王等一系列,以及到后工业时代的比尔·盖茨等这一系列,如果这些人小富即安,不能战胜自己、不能把创造财富当作崇高的事业,而是拿钱去挥霍,仅仅是为个人消费而去创造财富,可能创造那么多的财富吗?所以,人类财富的创造是许多精英优良品格的表现,大众的、农业社会形态的和早期工业社会形态的,那日复一日的劳作,仅仅是解决生存问题,不会带来众多财富的积累。只有这些精英们在某一个领域完成了重大的、破天荒的突破,而后财富才像从地下呼唤出来一般,以几何级数、爆炸的方式在增长。如微软这样的世界大企业,每一个出现都像太空中的星球爆发一样,带来新的天体格局。如果这些创业者都是普通的人呢?春天撒下两把豆种,秋天收获二篓豆子,仅够维持生命,那社会财富是不会有大规模积累的。
创造财富的精英本身也应该是品格最高贵的人,这些人在家庭当中也依然是按照最基本家庭成员品格要求来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最大众化的、最普通的状态决定着生活的本质,精英们能够创造巨额物质财富,但不能决定生活的主流,决定着生活主流的是芸芸众生,所以,亿万个家庭的品格状况才格外值得关注。如果没有亿万个家庭的品格是高贵的、健康的、阳光的,是真正文明的,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适应未来的民主法制社会、自由市场经济的,那么整个社会的综合进步也就变成不可能的。现在可悲的是,很多的家庭为得到500块钱救济而欢欣鼓舞,或者为买到打折的商品就沾沾自喜,但对于家庭品格的建设却普遍忽略。如果家庭自身不能够有意特别强调这些品格的建设,就没有什么力量能帮助家庭成员完成这种建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