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卓舒演讲 |
做好人才能幸福(一)
工作质量就是人的质量,这是我们最基本的价值观之一。作为有劳动能力的人,在获得薪水酬劳和其他酬劳的同时,对人评价的唯一标准就是工作。这也是企业对人评价的唯一标准,这是我们最基本的价值观。离开这个,没有好人和坏人之分。如果说有,那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因为人的主要行为是工作,人要活着,就必须吃穿住行,自己产不了,娘胎里也不带着,消费的这些东西需要从别人的身上获取。获得就得劳动,于是生活得好坏就得看劳动工作的好坏。离开这个,没有别的标准。自己以为好不行,那是自己喜欢自己,这就像孩子似的,自己喜欢不行,哪个当妈的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这是动物的天性。你喜欢别人不喜欢,养他一辈子吗?长大后他要为别人服务,吃别人的饭。别人不喜欢,他就活不好。
我们要改造自己,从改造自身、价值观入手,改变对我们自身的评价,从而改进我们的工作。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没有可塑性,就不可能学习。因为知不足而后学习,不自省怎么不知不足,又怎么去学?怎么改进?建设学习性团队纯粹都是扯淡,那就成了花架子了。所以,在企业,我们看人的标准是工作,除了工作还是工作。能干的人、会干的人、干得好的人在公司要趾高气昂,要光荣,要受到尊重,要有地位,要多得到好处。不能干的人、干不好的人、不会干的人要淘汰,干得一般的人在公司就要坐冷板凳,感到压抑,感到压力,感到无地容身,要么走,要么强迫自己改造自己。我讲的通则也是社会通则,哪个企业也是如此,我们卓达走的人也不少,成事的有几个?出去之后,丧家犬般的改变门庭,东串西串的也不在好处,能干的人在哪都能干,不能干的人在哪都不行。再混蛋的老板再不行的企业也喜欢能干的人,这是利益标准。一个人的忠诚、勤勉、敬业、责任心等一系列,都是通过工作来表现的,离开工作,那些都是虚的,都是伪的,在工作场合讲其他的没用。
这再一次明确我们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能干的人才美好,才应该受到尊重。人类进化是因为女人总是选择聪明的男人,而不是好看的男人,于是人类才越来越聪明,这得归功于女人的眼光。这跟企业的看人标准一样。要是在标准上出现偏差,聪明能干、为企业卖命的、干得好的人不能做到最高的位置上,不能逐渐上升,不能得到最大的好处,那企业不就完蛋了吗?就得走向消亡。我们的第一个价值标准是非常明确的,也是我们的审美取向,离开这个没有别的标准。就是要让那些干什么什么不行,干什么什么稀松的人惭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一个企业要从制度上、监察上、考核上,舆论上、文化上搞成一个相应的制约体系。要让全体员工说谁是最能干的、谁是最忠诚的、谁是最敬业的、谁是最勤勉的人。当然这些不是印象,而是要通过实实在在承担的岗位责任,看落实目标责任制的能力来确定?“君子可欺之以方”,不把这个标准确立起来,有的人就认为你糊涂,认为企业的饭好混。不仅如此,而且有的人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做不好,什么事都耽误,还自觉不含糊,70个不平,80个不愤,就那个熊德行,要搞臭他,还自我感觉不错。
有些企业在评估人的时候,采取基本素质占20%,工作业绩占30%,员工测评占50%的方案。这本身就有问题,基本素质占20%,还可以;工作业绩占30%,这不行。评的目的是为了最终提高工作质量。如果工作业绩只占30%,人们还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工作业绩上吗?这就会发生不良诱导。员工测评没有不行,但占了50%,就起了决定分数的作用,这不行。当员工测评占了决定性分数后,就会出现一系列负面的影响。企业改制后,全体员工拥有股份,这时候的员工测评是一个概念,在目前未实行全员股份制的情况下,把员工测评搞到50分,于是就出现了员工的不负责任,也出现了一些人进行非工作性努力,不坚持原则,行贿于下属。所以,这个测评基本属于机关花架子那一套。
基本素质评定里面的有一条叫“学历”,应改成“专业学历”。并不是说没学历的人不能干,也不等于说其他学历的不能转行,但既然明确提出学历作为一个标准,就应该强调“专业学历”。若是房地产企业,首先是学房地产专业的,然后是学企业经营管理的、财政金融的、财会的等一系列。在企业,不管是什么学历都一样有价值,显然不行。
一种优秀的文化使我们很多人受其恩惠,惠及三代,因有这种文化和价值观而努力;因为努力,而有所安身立命;因自己能安身立命,能有发展,所以有了车子、房子和票子;又因为有了这些,对老人有所赡养。我们有多少人三代居住在这里?女嫁男娶,生子育女,孩子上了幼儿园和小学,惠及三代;我们有一些可塑性强的人,包括我身边那些年轻孩子,连他自己的父母都说孩子整个变了一个人,连眼神都发生了变化。包括我老父亲五年前住院,我在几分钟内临时拼凑成一个16人的护理小组。我讲了两句话:第一,我们都有老的那一天,现在伺候别的老人,就等于伺候自己将来;第二,我们都有父母,我的父母就是你们的父母。这些人有的人一年不往家里寄一次钱,不给家里通一次电话,后来变成每个月至少给家寄一次钱,经常给家里通电话。我们改变了很多人,如果你把原来的烂德行传给你的后人,不毁灭他吗?
今年春节在我家的门上写了两副对联,一副是写给我老母亲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还有一句,“积善人家必有余庆”,这个“积善”是双层含义,它不简单是给别人一点救助。我这里讲的“积善”,也等于是四书五经里的大学《明德》,什么是“积善”?正直、诚实、勤恳、善良、忠厚,当然也包括做人要有原则性,要公正,这是更大的一种“善”,把这种文化和品德作为全家至宝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