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落在北京的朋友》:杨北城的经典/安琪

(2017-09-09 21:48:08)
标签:

杨北城

安琪诗选

分类: 安琪文论

《散落在北京的朋友》:杨北城的经典

安琪

 

我是在编辑《北漂诗篇》时读到杨北城这首诗的。和杨北城认识也多年了,但几乎没读过他的诗,他对我的诗当也如是。除了那些已成经典的诗人诗作大家会略翻读一下,大部分人的诗作大部分人是不读的。确实也没人规定诗人必须读别人的诗,除了编辑。我便是在当《北漂诗篇》编辑的情况下读到杨北城此作的。杨北城往来北京与南昌之间,几乎错过此次征稿。记得是在全书已定稿的情况下他才在我的最后催促下发来一组。若非这最后催促,杨北城这首注定经典的作品会推迟多久出来呢我想。是的我相信我的阅读直觉,在我读到它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杨北城有自己的代表作了。我马上拿起电话对杨北城有一番诉说,大意是他这首真是把北京地名写绝了。一个北漂者从这样一个角度切入北京,怎不让老北京人望诗兴叹。全诗抓住北京地名的象征意义,每个地名对应一个与地名的象征意义完全反向的人物,构成了一种反讽。这些所谓的朋友当然不会真的凑巧都是杨北城的朋友,这只是作者的写作需要。他需要构造这些不幸的朋友来承担北京地名光荣的背面:悲惨。在杨北城给出的大都金闪闪的北京地名里,居住着一个个身心残损的人。杨北城用着一种调侃的语调,给出了一幅阴郁的画面,隐含着一颗真正悲悯的心。

今天下午我和杨北城微信聊了一会儿,《北漂诗篇》出版已大半年了,我发现杨北城自己根本就没重视这首诗。前阵子我在微信平台“极地之境”对杨北城入选《北漂诗篇》的诗做了推介,其中自然有这首《散落在北京的朋友》,杨北城只是转了一下,连我对这首诗所写的“随手记”都没转。当然可以理解杨北城的低调。只不过,作者的过分低调伤害的就是好诗本身。我对杨北城说,不能指望伯乐来发现你的好诗,作为作者,你把孩子生出来了,不能指望别人去养。你自己要承担起栽培的任务。我又继续分析了这首诗强大的原创性,用地名和人物的对比来写一个城市,这种写法你杨北城先写了,其他人再这样写就是对你的模仿,哪怕他们写的是其他城市,也是对你的模仿。其次,这首诗容易记住,这也是经典的特色之一:过目不忘,琅琅上口,便于传播。在杨北城此次入选的一组诗里我唯一能记住的就是这首。

因此我愿意隆重推荐杨北城此诗:《散落在北京的朋友》,也期待朋友们给予关注。 

 

安琪,2017-9-4

 

 

 

散落在北京的朋友

杨北城

 

一个青光眼,住在灯市口

一个弱听者,住在锣鼓巷

一个失语者,住在电话胡同

一个左撇子,住在右安门

一个秃顶者,住在帽儿胡同

一个无产者,住在金宝街

一个暴发户,住在劈才胡同

一个吸毒者,住在烟袋斜街

一个持戒者,住在奶子房

一个独身者,住在骚子营

一个盗墓者,住在公主坟

一个基督徒,住在慈云寺

一个狂躁症,住在安定门

一个哭丧者,住在菜市口

一个胆小者,住在簋街

一个铁匠,住在琉璃厂

一个水手,住在北沙滩

一个牙医,住在骡马市

一个半仙,住在芍药居

一个色盲,住在彩虹桥

一个苦行僧,住在甜水园

一个失败者,住在德胜门

一个不幸的人,住在幸福大街

一个浮躁的人,住在静安庄

一个邪恶的人,住在正义街

一个寒冷的人,住在太阳宫

一个糊风筝的人,住在航天桥

一个没有信仰的人,住在上地

一个兵器爱好者,住在和平东里

一个有内心的人,住在枣营南里

一个花粉过敏者,住在花家地西里

一个外表坚硬的人,住在核桃园北里

一个目光短浅的人,一直住在望京

远远地望着,散落在北京的朋友

从南城到北城,神魂颠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