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的时代与追梦的灵魂——推荐《北漂诗篇》/程一身

标签:
北漂诗篇程一身师力斌安琪中国言实出版社 |
分类: 人论安琪 |
漂泊的时代与追梦的灵魂
——推荐《北漂诗篇》
文/程一身(文学博士,教授)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进入现代社会就意味着进入了漂泊时代,这种漂泊不再是个体性、偶发性的,而是群体性、持续性的。除了被动的漂泊之外,吸引漂泊者往往是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或艺术中心。对当代中国人来说,北京就是这样一个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因此“北漂”的“北”并非泛指北方,而是特指首都北京。收到《北漂诗篇》样书后,我写了一幅对联:“北漂南漂都是漂何论南北,你写我写无非写安识你我。”尽管漂泊已遍及各地,不可否认的是,北漂者更众,因而更具探讨的价值。
与其它反映北漂族的书不同,《北漂诗篇》首先是“我的诗篇”。在这里,北漂者不再是报告文学、小说或剧本中被他人描绘的对象,而是漂泊者自身的书写,这就废除了间接的代言人,使漂泊者与写作者达成了统一,从而保证了生活与写作之间的直接性、鲜活性和复杂性,并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其次,《北漂诗篇》是灵魂的诗篇。就呈现灵魂的深度现实而言,诗歌比其它文艺样式更有优势,这是它的抒情本质决定的。当然《北漂诗篇》也是命运的诗篇。同是北漂者,或求学或打工,或上班或创业,或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或体验了梦想的破碎。这些各不相同的经历都在《北漂诗篇》中得到了丰富的呈现。
在编选方面,《北漂诗篇》(师力斌
安琪主编,中国言实出版社2017)也有值得称道之处。首先,这个选本并不注重名气,其中既有已被认可的诗人,也推出了一批新面孔。他们的写作沉潜于生活的深处,如实地呈现时代深处的景观和个体生存的真相,时有令人震撼之处。如小海(1987-
)把北京准确地界定为“梦想之都”。在《一个北漂的自白书》中,他不仅写出了漂泊的境遇,而且写出了漂泊境遇中的自我形象;在《致伟大时代中的我们》中,他的书写已深入现代城市生活的内里:“我们对着手机说话/我们乘着机械飞翔……我们习惯在暗黑里穿行/我们经常在深夜里清醒/当白昼再次降临的时候我们又瞬间沦为生活的工业复制品”,并进而把现代城市人的生活比喻成一条“迷失的大航船”,堪称对当代现实的精彩写照。其次,全书分成两辑。辑一大致是北漂中的定居者,辑二是曾经北漂的诗人。基本上每位作者都注明了到京时间,从事的职业,以及感言。这就从另一个维度增强了文本的真实性,并为其诗歌提供了相应的背景。
《北漂诗篇》是当代北漂者兼诗人的首次集结,这就使它获得了将时代的驳杂现场与心灵的深度体验融为一体的特殊意义。甚至可以说,这是一部由北漂者贡献的兼具史与诗双重品格的厚重文本。
2017-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