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琪推荐马海轶诗作《死的地方》

(2016-09-09 23:30:15)
标签:

马海轶

安琪推荐

死的地方

青海

新诗典

分类: 安琪文论

《死的地方》

马海轶

 

剥光,清洗,过秤

记住净重。如果轻如鸿毛

就死在街角,路边和逆行方向

 

如果半斤八两

就死在窑洞和土坯房子里

周围环坐一半以上的儿女

 

如果分量足够

就熬到合适的年龄,从容说完

最后几句话,寿终正寝于堂屋

 

如果重如泰山

就身不由己,死在宫殿里

死后不能入土为安

 

如果是真正的诗人

就走杜甫和李白的老路

死在船上,死在月光笼罩的湖上

 

如果是黑暗里的怨妇

就吊死在房梁上,就做山魈

捂着心脏,在树林里转悠

 

如果死后想发大财

就买保险,然后在天空坠落

让活着的人找不见踪影

 

 

[安琪推荐]

那天(2016-9-7)新世纪诗典推荐马海轶此诗时我就有说的冲动,因忙于杂事,暂且放下。老马莫怪,此前我脑中没有你任何一首诗的记忆,但这首,我肯定我记住了。这真是对“死”的最好诠释,都说哲学家的主要命题是关于死,那我就想,马海轶这首诗7个段落够哲学家写7本书,7个段落涉及7种死法7种心态,平民之死,伟人之死,诗人之死,意外横死,从容赴死,蓄谋而死,等等。但这只是表象,当我们细读,我们读出了诗中反讽的语气和深刻的思考,尤其对不能入土为安的“重如泰山”之人的死,全诗的先锋性和现代性在这一段中按捺不住泄露出来。对受过文明教育的现代知识分子而言,一切人均是平等的,那么为什么生活中却有诸多不平等的死?马海轶此诗以死看生,借死写生,触及了活着的许多命题。本诗在新诗典青海诗会中获得冠军,祝贺老马!

                  2016-9-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