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为什么要写口语诗品读》/安琪

(2016-08-11 20:26:21)
标签:

安琪

口语诗

伊沙

分类: 安琪文论

《我为什么要写口语诗品读》

安琪

 

20167月跟随新诗典首尔之行回来,我开始尝试着口语诗写作,一鼓作气写了两组计35首,不能说首首佳品但至少有10几首我觉得是拿得出手的。我的诗歌启蒙是超现实主义,讲究的是陌生化效果,我迷恋语词与语词的反常规搭配已有20多年,突然之间要转向口语诗大白话写作,其艰难可想而知。和一批人瞧不起口语写作不同,我内心是认同这种写作的,自从201145日伊沙开始“新世纪诗典”日荐一诗的工程后,我就是这个工程的围观者。这个工程有自己的铁杆助推群,每当伊沙推出一首诗后,即有人朗诵有人参与点评有人做微信公众号有人翻译……是为义工团。义工团必须天天跟读新诗典,我没有,我只是每到一季结束买一本《新世纪诗典》从头翻读而已。如你所知,每个诗人家里最不缺少的就是各种诗选各种诗集,但真正读得下去的没有几本。许多诗人拿到后翻一下有自己入选的作品后就把它插到书柜再不动一页。但我保证,《新世纪诗典》我季季一首不拉地读。可读性太强了,不敢说首首好,但90%可读不夸张。虽然伊沙一直强调《新世纪诗典》不是口语诗选,但在我这个口语外行看来,我觉得至少一半以上是口语准错不了。后来伊沙在他的一些文章中坦诚,写不顺溜的、他看不懂的他是不会推荐的。这就对了,在我这个以“造句”为写作秘籍的超现实主义者看来,顺溜的就相当于口语。当然,我这个观点是错的,顺溜的也大有可能是抒情诗。

因为连续多年读《新世纪诗典》,我读到了好多令我叹服的口语诗,它们太接地气了,许多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大小事件在我看来根本入不了诗,结果用口语诗却可轻易写出。我们经常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歌,但我们所读到的却又大多旧时代诗作,旧到“诗经”时代,旧到“唐诗宋词”时代,很多人要说,这是传统。我要说,传统需要新生力量的加入,诗经时代流过来的河如果没有新水的补充,早就腐臭不堪了。什么是新水,你所生活时代的一切才是。当你还在写田园颂歌,还在咒骂城市化的车水马龙、高楼大厦,你为什么不回到乡村?你一面享用着现代文明的一切:手机、电脑、便捷的交通……一面又惆怅地回望其实已经不美好的乡村,我有理由认为你是虚伪的。你的传统不是你的,是古人的。你的诗也不是你的,也是古人的。再过一百年,后人从我们的诗中读到的还是夕阳、黄昏、麦子、小桥流水,我们应该感到羞愧。

我们应该羞愧的还有我们笔下的父亲母亲,为什么一千个人的父亲母亲都是劳累慈爱、苦难深重的?我不相信。我相信的是,有的父亲很粗鲁,有的父亲很好色,有的母亲很风骚,有的母亲很冷漠。我们应该羞愧的还有很多,翻翻诗歌读本,习俗的老旧的题材和句式真的提不起我们的阅读兴趣。诗坛经常会冒出抄袭事件,卷入这事件的一定是那些非口语写作文本,因为它们有相对雷同的语言构成,相对雷同的意象搭配,相对雷同的主题指向,很容易就撞车了。而用口语写作,就完全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跟随新诗典外出开会几次,同一个景点同一件事大家各自去写,从无雷同现象。我不免要思考了,口语写作与每个人讲话的习惯有关,不同人的讲话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文字,另外,口语写作讲究心里要到,心里想不到的手就一定写不出。最重要的,口语写作没有相对固定的句式可以套用,每个口语诗人自己都不会重复自己,更不用说重复他人。很多好的口语诗都是一次性生成不可复制的,它是写作者诗意的瞬间闪现。譬如伊沙的《结结巴巴》,譬如朱剑的《南京大屠杀》。倘若你复制朱剑此诗去写“唐山地震纪念碑”之类的,人们有理由指认你抄袭创意。

我知道很多人内心对口语诗有偏见,以为它没难度,太好写。事实是,口语诗的难度是最大的,我和李之平有过对话,我说,陌生化才是没难度,把几个八杆子打不着的词胡乱搭配自然会有奇异的效果,偶尔一句还行,句句如此就是偷懒,就是自己没想明白的胡弄人的写作。而抒情诗,能抒出什么异样的情呢?人类的情都被抒尽了。后来我明白,很多人所认为的口语诗,其实是口语诗人自己也不认帐的假冒伪劣产品。由此以讹传讹,败坏了口语诗的名声。这个问题只要你跟读每一天的“新诗典”,或阅读每一季的《新世纪诗典》,就会被真正精彩的口语诗吸引,从而像我一样喜爱口语诗。

现在我打算采取品读我认可的口语诗的方式,从《新世纪诗典》推介的口语诗里再挑出个人喜欢并且有话可说也说得清楚的口语诗,一方面加强自己对口语诗的领悟,另一方面也让我的朋友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口语诗。

 

                                                  2016-8-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