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诗人安琪
诗人安琪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76,148
  • 关注人气:49,4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正诗人的一生:回忆蔡其矫老师(《泉州晚报》2016年3月31日)

(2016-03-31 14:09:17)
标签:

蔡其矫

陈小玲

安琪

分类: 安琪随笔

真正诗人的一生:回忆蔡其矫老师

/安琪

 

舒婷老师在写于1995105日的题为《退役诗人说三道四》一文中有如下一段——

“或许福建诗人真有先天优势?真是这样的,也不能抹煞几代人的心血结晶。当代开拓者首推蔡其矫先生,在‘文革’下放山区期间,他写下了-生中最优秀动人的诗篇,并以其真诚执着不屈的诗歌精神,哺育了周围一群又一群青年。近三十年来,蔡老先生几乎走遍了福建的每一地县,发掘、扶植、支持了诸如汤养宗、叶玉琳、游刃、黄江滨(笔名安琪)等福建各语系的才子才女们。诚然,他所力荐的还有许多名字最终没有进入记录,但是正因为他多年不懈的鼓吹、呼吁、评介,才形成福建诗歌的浓厚氛围。”

舒婷老师的文章说出了蔡其矫老师之于福建诗人的贡献,舒婷老师本人更是在蔡其矫老师的直接推介下加盟“今天诗群”,成为朦胧诗唯一女将。

回想与蔡其矫老师的第一次相见,是在1994年福建省第四届书市,该届书市由我所生活的城市漳州承办,蔡其矫老师和舒婷老师、陈仲义老师作为特约佳宾出席了此届书市,也因此为漳州诗人带来福音。当时,漳州诗人们几乎像朝圣者一样倾心聆听蔡其矫老师的诗歌见解,蔡其矫老师讲解艾利蒂斯的激情,旁征博引惠特曼、帕斯精彩语句的神采,给尚处于诗歌起步阶段的我们打开了通往优秀现代诗歌的大门。

书市期间当地作协组织采风,一行诗人来到九龙江畔听风看景,蔡其矫老师和大家一起骑着自行车在漳州的千年小巷里穿梭,天生自来卷的长发在微风中飘拂,又洋气又帅气,十分引人注目。在九龙江畔,蔡老师手捧硕大的单反相机摄景拍人,后来我就收到蔡老师拍摄的一张我微笑着看九龙江的半侧面照片,光线明烈,衬得人光彩十足。这张照片成为那一阶段我的最爱,《生活•创造》杂志刊登的漳州作家今声写我的一文,配的就是蔡其矫老师亲自拍摄的这张照片。据说蔡其矫老师有许多影集,收藏有他拍摄的各地诗人,不知那些照片现在何处,倘能做一个蔡其矫先生手摄诗人展,一定很有历史意义。

此后,便和蔡其矫老师有了书信来往,蔡其矫老师喜欢用纯蓝的墨水写信,他的字有着童年的工整和稚拙,很易于辨认。信的末尾,常常是“握手,其矫”。相信蔡其矫老师这样的信一定保留在很多福建诗人的记忆中。蔡其矫老师曾经推荐我的诗给《人民文学》和《星星》诗刊,奈何当时我的写作水准尚未到位,虽未被采用,内心对蔡其矫老师的知遇之恩一直感怀难忘。后来我终于在《人民文学》和《星星》诗刊发表作品了,我把这视为蔡其矫老师前期推荐的福泽。

舒婷老师曾有诗《车过紫冒》,写的就是蔡其矫老师的故乡——福建省晋江市紫冒镇。因着蔡其矫老师的友爱和好客,福建诗人许多到过此地,我也不例外。记忆中蔡其矫老师的家有一个很大的园子,里面种满了各种珍稀与不珍稀植物,它们都是蔡其矫老师从全国各地移植过来的。蔡其矫老师一生爱海、爱植物,凡与自然有关的一切,都是他心向往的。他唯独不爱人与人之间的纷争与瓜葛。

时日推移,和蔡其矫老师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多,每次见面,蔡其矫老师都是神采奕奕,让人喜悦于时光对他的宽厚。从蔡其矫老师我确认了,顽强的生命意志是可以让人永不衰老的。在诗歌界,八十高龄的蔡其矫独自奔赴新疆、西藏采风写作的故事,早已广为流传,成为先生生命中的传奇。在诗歌界,蔡其矫老师是为数不多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一起增长的优秀诗人。

我曾在一首长诗《任性》里用这样一句话写到蔡其矫老师:“我们的蔡把日子过得像拥抱”。认识蔡其矫老师的人读到此句都会发出会心一笑——没有谁不曾领略过蔡其矫老师的拥抱,那种温情、有力、疼爱交织在一起的拥抱。在19995月福建省文联组织的为期一周的漳州采风活动中,一行十三人的队伍因为有了蔡其矫老师而充满笑声。因为,在采风第一天出发的汽车上,蔡其矫老师就引用了西方一位诗人的话:“旅行就是艳遇。”引起了满车的欢呼声和掌声。当时,蔡其矫老师83高龄,83高龄的蔡其矫老师在某个采风点为给我们表演茶道的女孩挥毫写下“茶如女”,他本是想写“茶如美女”,结果字写大了,四个字放不下,我说,不如写“茶如女”更含蓄。蔡老师说“要得,要得”。过后蔡老师还跟我说,以后再题词的时候你帮我想句子我来写。蔡老师是客气,以他的飞跃思维,随便什么都是好句。

2002年底,我从福建北漂至京,过上了动荡不安的生活,对此,蔡老师很不理解,曾在2005年福州“丑石诗会”上对我的未来表达了深切的忧虑。在那次诗会上,蔡老师也对诗坛中流行的后现代诗风提出质疑,认为那样的写作语无伦次不成条理,是对诗歌的不敬。87岁高龄的蔡其矫老师保持着他一贯的青春激情和对诗歌的虔诚之心,给与会诗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说到蔡其矫老师,我就想到有一年在首师大研讨会上,同为福建籍的王光明老师对一些人一说到蔡其矫老师就往“少女”一词上靠很不以为然,王光明老师认为,蔡其矫老师一生对自由的追求,对强权的毫不妥协,才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200713日,蔡其矫老师病逝于北京,我奔赴协和医院吊唁并应《诗刊》副主编李小雨老师之约撰写《纯蓝的人生》刊登于《诗刊》紧急辟出的纪念版块。蔡其矫老师的一生经历过很多波折,难得的是这些波折最后都化成了他的乐观和顽强。蔡其矫老师的一生,是真正诗人的一生。他敢想敢做敢哭敢笑敢说敢骂,实在令同顶着“诗人”名号的我辈羡慕不已。

 

                                             2016-3-21,北京。

 

 

真正诗人的一生:回忆蔡其矫老师(《泉州晚报》2016年3月31日)
1994年夏,时为《闽南日报》的记者陈小玲(左)和安琪,蔡其矫 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