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琪诗作《在北京,在终点》及朱佳发赏析(好听周末,20150408)

(2015-09-07 11:28:08)
标签:

安琪

在北京

在终点

朱佳发

好听周末

分类: 人论安琪

《在北京,在终点》

安琪

 

如果可能
请允许我把北京当作我的终点
允许我丢弃自己的故乡
如果故乡是我的母亲请允许我丢弃
母亲,父亲,孩子
一切构成家庭的因素
一切的一切

 

请允许我成为北京的石头
安置在大观园里
或西游记里
我愿意就是这样一块石头
不投胎
不转世
我愿意回到石头的身份
没有来历也没有那么多阅读的手
指责的手

 

在北京,如果可能
请允许我以此为终点
活着,死去,变为一块石头。 

 
              2004/5/2。北京。  

        

一辈子都在打诗歌的天下            

朱佳发

 

“你一辈子都在打诗歌的天下”是安琪长诗《任性》里的诗句。我曾说过“安琪是诗歌最任性的女儿”。任性的安琪,“一辈子都在打诗歌的天下”的安琪,在福建漳州期间,其诗写几近“不疯魔不成活”,《未完成》、《干蚂蚁》、《任性》、《轮回碑》等一首首长诗喷薄而出,意象庞杂、纵横捭阖,在漳州诗群对语词的集体痴迷中,安琪信手拈来式的长诗,“明天将出现什么样的词”的诗写探索,闪耀着创造的光芒。

2002年,为了打诗歌的天下,安琪独自进京,进行着她的诗歌新长征。在京十余年,安琪的诗风大变,由漳州期间对语词涅槃式的再造,转入对触手可及的现实的体悟,《在北京,在终点》就是其中代表性的作品。

我是在想起“你一辈子都在打诗歌的天下”这句安琪宣言式的诗句时,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在北京,在终点》的,因为这首安琪写于2005年,也就是她北上的第三年的诗,最能代表诗人打诗歌天下的野心和决绝。

一首诗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都是组成诗歌的零部件,不可或缺,诗要整体地读,拆分容易误读或断章取义。而每首诗都会有诗眼,这“诗眼”不是“中心思想”,而是进入诗境和诗思的隐秘通道。

《在北京,在终点》的诗眼是“终点”和“石头”。

“如果可能/请允许我把北京当作我的终点”就“诗歌长征”的地域性来说,将北京作为终点,一方面,诗人或许觉得诗歌跋涉累了,她需要一个可以停下来的站点,这站点应该是不再出发的点——终点;另一方面,首都的博大意味着诗歌的博大,以博大为终点,诗歌之可能就变得无边无际。这正是诗人野心之所在。

当然,要将北京作为终点,诗人是要有所舍弃的,“故乡”、“母亲”、“父亲”、“孩子”,甚至“一切”,“一切的一切”。实现诗歌抱负的野心以决绝来支撑,这决绝就不是无奈和无情,而是朝圣般的敬畏和虔诚。

但诗人毕竟不是活在真空里,她决绝的舍弃,必然会遭遇世人的“阅读”和“指责”,这时诗人干脆“成为北京的石头”,“回到石头的身份”。这更进一步的决绝,不是对俗世的逃避,而是对“终点”的升华——这块“石头”,是放在“大观园”里的“石头”,是经典,是永在!

从“大观园”里的“石头”,我们很容易想到《石头记》(《红楼梦》)。这才是安琪诗里真正的“石头”。

关于“石头”,结合安琪另一首诗《在大观园想起中间代》阅读,其义更明。

作为中间代概念的提出者,安琪一到北京就着手《中间代诗全集》的编辑事宜,可谓呕心沥血。于2004年出版的《中间代诗全集》是一块“石头”,诗人是一块“石头”。诗人又说“我必须制造一个词代替我活着”,那么,“中间代”这个“词”也就是代替诗人活着的“石头”。

 

                                               2015-04-08

 

朱佳发,1970年代出生,闽西客家人。有诗入选《世界汉诗年鉴》《70后诗集》《中国诗歌选》《福建文艺创作60年选》(诗歌卷)、《献诗·我的祖国——福建百名诗人心灵之歌》等选本,与康城、黄礼孩、老皮合编《70后诗集》,著有诗集《人们都干什么去了》。现居广东顺德,供职《珠江商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