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吟中的俊美诗行(《鹤城晚报》2015年7月28日)

标签:
第四届扎龙诗会诗歌朗安琪韩艳华娜仁琪琪格王俏梅 |
分类: 安琪收藏 |
外埠诗人莅临
行吟中的俊美诗行
7月23日傍晚,嫩水岸边星光闪耀,扎龙湖畔诗歌缭绕,魅力鹤城霓虹交辉,一时间那行吟中的俊美诗行,点亮齐齐哈尔人的心中渴望,澎湃的激情撞击着胸膛,笑容明媚了这座城市的目光……
中国(齐齐哈尔)第三届国际鹤文化艺术节《雅颂·鹤城》第四届“扎龙诗会”诗歌朗诵会,我们有幸请来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副秘书长、北京中国诗书画杂志社主编、诗人李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大连《海燕》杂志主编、诗人李皓,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大庆《岁月》文学杂志主编潘永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歌风赏》主编、诗人娜仁琪琪格,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家网总编室主任、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安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肇东市作家协会主席、诗人陈泰灸。
来自四面八方的著名诗人欢聚鹤城,一并带来他们的行吟文字。
“一滴热泪压低了我的头颅/让我为这些平凡的事物/为这些农人和北方/祝福”李犁,原名李玉生,这位生于辽宁、11岁来到龙江县、在龙江县和克山师专读书十年光景、现生活在北京的人,对他的第二故乡——齐齐哈尔有着深深的眷恋。他说,每年都要回来几趟,此次能被邀参加扎龙诗会,心中自是别有一番情肠:文化的精华是文学,文学的皇冠是诗歌,它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火炬、火种,文学倡导三个“归一”,回到大自然中去、回到童年故乡去、回到宗教中去,这也是诗歌要抵达的方向。他带来的这首诗歌《北方》,描绘的就是他的老家龙江县,这是他对故乡的一种怀念。他希望鹤城通过诗歌的发展,打造成文化品牌,为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而从那里开往齐齐哈尔的列车/载不动别离的月光/雪花都落在你的笛子上了/而我的心跳正一路隆隆向北”著名诗人李皓带来的这首《雪花落在了笛子上》,是他送别鹤城的诗友而作,两位诗友分别时的情感一如李白与汪伦,他们以诗歌抒怀、表达友谊。此次来到鹤城参加诗会,他不仅再次见到鹤城诗友,还现场朗诵了这首送别诗歌。他说,诗会是一个城市的名片,而诗歌朗诵为文学阵地吹响了号角,让诗歌通过舞台艺术再次走向大众,对愉悦人们身心、传播诗歌文化、推动地方经济有一定的文学魅力。
“找寻、相遇,宿命里的那个自我/当娜仁遇到了琪琪格,我是草原大地上/明亮又艳丽的花朵”来自北京的《诗歌风赏》主编、诗人娜仁琪琪格,将一首今年6月去阿尔山采风时写的一首《大峡谷也叫红河谷》带到了诗会上,并亲自到台上朗诵,她那醇和、柔美的声音,犹如草原般广阔的情怀深受诗友的喜爱,赢得台下掌声热烈。她说,人与自然的交融,与花朵、与鸟儿共同营造的和谐美,透过诗文变成生命的一部分,让我们深深眷恋。扎龙诗会,作为鹤文化艺术节活动链锁上的璀璨花环,如此隆重热烈、如此让人敬畏,犹如春雨浸润心田,这是鹤城人的骄傲。
“但是火会穷尽这世上的柴木/恰如衰老,会赶走每一个人的青春/你跳过熊熊燃烧的篝火/把青春,永远留在火中。”同是来自北京的诗人安琪,带来并亲自朗诵的这首《篝火之夜》,字里行间凝结了生命蓬勃的旺盛激情,是她对青春的缅怀,畅叙出每个人都想留住青春的渴望。安琪虽然是第一次来参加扎龙诗会,但她对鹤城却寄寓深深的厚望。她说,诗歌不仅能解决人们的精神饥渴,还能带领人们完成灵魂的升华,此诗会定调湿地与丹顶鹤,紧扣抗战胜利70周年以及时代发展的脉搏,办得有声有色;走出去、请进来,将鹤地的风貌透过各地诗人的笔墨飞向全国。
“我们一路走进诗歌,就找到了很多人的很多愿望”《岁月》杂志主编潘永翔、诗人陈泰灸,也分别带来了他们赞美家乡、吟咏万物的诗行,用激情热烈的文字倾诉衷肠,以诗歌拉近了彼此的心灵,让吟唱妩媚了各自的脸庞。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