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瑞箫
(2015-05-16 10:13:24)
标签:
简评瑞箫瑞箫安琪诗歌 |
分类: 安琪文论 |
简评瑞箫
1)
诗歌中的瑞箫有多种形象根据她写作的题材而不断变换,写给自己的时候她纠结、自我质疑、残酷地挖掘光鲜表面里那个阴郁的我;写给孩子的时候她调皮、睿智、像一个真正的妈妈一样有着娓娓叙述的耐心和童趣;写给外物的时候她多思、将心比心、以善感的情怀唤醒物身上的人性……一句话,瑞箫是多面立体的,她的诗因而也是多面立体的。第二句话,瑞箫是分裂的,她的诗透露了她分裂的现实和秘密。
(安琪20150518)
2)
因为编瑞箫的诗,认真读了一遍,很吃惊,瑞箫诗的好超出我的想象。2013年夏,瑞箫到北京举办诗歌朗诵演奏会,活动由我的朋友刘不伟策划,我因此去凑了个热闹。在鼓楼一带的蓝溪酒吧,身着黄衣的瑞箫端庄、明媚、温婉,这是她留给我的第一印象。第二个印象是她和路迹在酒吧合作演唱她作词、路迹谱曲的《木头比我更持久》,高潮部分持续重复着“木头比我更持久”,瑞箫落落大方,台风十分典雅。那天,我花一百元买了她的诗集《木头比我更持久》,回来翻阅一下,没有她近两年的诗作丰富。因此,当昨天、今天,我开始编选她的诗时真是吃了一惊,我对刘不伟说,瑞箫这两年的诗这么好我都没发现,刘不伟答,嗯,很扎实。瑞箫是低调的,我理解的低调应该是,写出了好诗,但继续在做诗歌的公益事业。而不是写出了好诗却什么也不做,单等着别人来为他/她服务。我喜欢我所理解的低调诗人譬如瑞箫。我不喜欢的是,自私自恋,点点滴滴想着为自己宣传造势的人。瑞箫身份上本是学者,但她更倾心于诗歌,我觉得这两者并不矛盾,诗歌界学者诗人很多,以女学者来说就有周瓒,我希望瑞箫不要荒废了自己文学博士所习得的评论功力,真正做到诗歌、学问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