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
(2014-11-14 11:58:49)
标签:
诗歌卷叶开凤凰联动中国最好的语文书安琪 |
分类: 安琪随笔 |
#1983年9月我到漳州三中报名读高一,刚开学,班主任为了让同学们互相熟悉,组织了第一次班级联欢会,联欢会上有一个有奖抢答环节,主持人出了这么一道题:在朦胧诗潮中我们福建有一位女诗人是代表性诗人,请问她的名字?很快便有人抢答出“舒婷”。我于是在心里牢牢地种下了“舒婷”这个名字。恰好我同桌是一个热爱诗歌的文青,总在上课时手抄一本又一本诗集到她的笔记本上,有一次抄的是《舒婷顾城诗选》,从她那里我才第一次读到舒婷的诗。一下子就很喜欢舒婷的这一首诗《“?。!”》,这首诗在舒婷的诗作里算是比较冷门,很少有人提及。我之所以记得我最喜欢的是这首是因为我曾模仿过它写了一首歌词《流浪者之歌》。那是1986年9月的事,高中毕业的那个假期大家各自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便无忧无虑地欢度即将分别的时光,我和班里另外9个同学结成兄弟姐妹的关系,每天轮流到各家玩。感情深了便把我们这个群体命名为“流浪者”,既有群体,便得有群歌,因为我爱好文学,这歌词的任务自然非我莫属,作曲则由我们爱好音乐的五姐完成。于是我脑海中迅速闪过舒婷的《“?。!”》一诗的第一句“那么,这是真的”,我把它搬了过来写下“那么,这是真的?我们已经相逢”。舒婷的诗语言清丽脱俗,有着青年女性小小的骄傲和微微的撒娇,在理想之光的辉映下有着淡淡感伤的痕迹,其中朦胧的爱的情愫,欲迎还拒的情的表达,在在都是那个尚未完全开化的年代青年学子的心理表征。对舒婷的喜欢在1980年代是很自然的。
#成年后影响我最大的是庞德的《比萨诗章》,这是一部长诗,它打破常规模式的写作、它吞入万物的宏大野心,直接影响了我的长诗创作并进而改变了我的人生——百余首长诗的写作极大膨胀了我的眼界并点燃了我的激情,使我再也不甘于在漳州这样一个小城安老终生,2003年我净身出户辞职北漂于今回想真是冒险之至。
#这就是诗歌的魔力,什么样的诗歌将决定什么样的人生。
#教材让当代诗歌与中小学生隔绝,要么是编选教材的人太内行,要么是太外行。太外行是因为看不懂,进入不了当代诗歌,所以一切了之。太内行是因为太了解当代诗歌对“人性”本身的张扬所必将产生的对现存一切的破坏。当代诗歌从北岛们的朦胧诗开始,无不着力于开掘人的内心世界,强调个体生命的存在感,注重人的尊严的维护。当代诗人们并不满足于对既有秩序的赞美与歌颂,反而是时时要打破这种秩序,重建另一种秩序。当代诗歌的写作方向是多元的,诗人们内心的探索与追求也是多元的。柏拉图因为诗人的“非理性”而把诗人排除在“理想国”之外,诗人的“非理性”永远是诗人之为诗人的重要表征。在文学的各种体裁中,诗人确实是最为危险的一个群体,这个世界只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和诗人。对诗人的推崇就是对自由的推崇,诗人是最不能受陈规约束的一群人,诗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因为诗人的这一秉性而无限放大。内行的人怕诗歌怕诗人,却不知,你拒绝了当代诗歌,就是拒绝了一个民族最为活跃、自由的元素,就是想让一个民族停滞,甚至倒退。对此我们能做的就是,他们不让当代诗歌上教材,我们就自己编一本当代诗歌教材,像《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所做的。
#就我所接触到的中小学语文老师而言,他们大都认为当代诗歌很难懂,不好教。这是中国当代语文教学动辄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的教学模式造成的思维僵化所致,当代诗歌没有统一的主题、意义,每一首当代诗都可以有多种解读方向,没有标准答案是当代诗歌的标准答案,具有无数的价值是当代诗歌的最大价值。对诗歌的教育很简单,就是不要教育,一首诗丢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阐述,五花八门,就是最好的教育。其实,当代诗歌是最好教育的。中小学老师们,不要怕当代诗歌。
#每一种语言最初创造出来时都是崭新的,用了一段时间后就陈腐了,陈腐最大的表现就是约定俗成,比如,看到月亮你想到思乡,月亮和思乡划等号最初由李白《静夜思》写出时是很了不得的创举,“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原来月亮是月亮,思乡是思乡,现在,李白用他的语言把这二者强行粘和在一起并获得共识,月亮就这么和思乡划了等号。这就是诗人语言天才的命名能力!但是,当月亮和思乡划等号划了一千年后,你是不是觉得这等号已经很旧了,你看到月亮再想到家乡是不是已经很没有新意了?这时候,就需要你发明另一种语言来颠覆月亮和思乡的关系,让人们看到月亮时不是想到故乡。但这很难,因为人们已经认为月亮必须和故乡划等号,人们不会去想,在李白之前,月亮和故乡是没有关系的。这就是循规蹈矩没有创造力的人们,他们只会偷懒地按照前人给定的路子走。现在,新的诗人要自己开辟语言的新路,这就是乌青式的语言之路——它必然充满对此前语言的冒犯,直到有一天,它被接受,再有一天,它被后来者冒犯。这就是诗歌语言不断拓展的方向。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诗歌卷》分为“时间与季节”“亲爱的动物们”“花树与果实”“火车与旅行”等不同版块来选取诗歌,在迄今纷纭的诗歌选本中是一种创举,涵括了诗歌写作的方方面面,所选的诗作均是本题材的绝佳之作,它们不沿袭古意,也不晦涩阻滞,既可打开青少年的想象力,也可提供青少年书写同类题材的全新思路,每首诗在语言表达上都有作者自己的匠心独具在。编者在每首诗歌甚至没接诗歌后都进行了精炼且富有哲思的点评,提供了编者自己的视角,青年少读者可以借鉴,也可以反对并提出自己的评点视角,客观上丰富了读者的阅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