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被生命引着走的诗/安琪(《诗探索》2014年第2期)
(2014-08-11 11:51:03)
标签:
诗探索从容安琪倒车 |
分类: 安琪收藏 |
最初是娜仁琪琪格告诉我,“倒车,请注意”这句话是从容妹妹说的。我吃了一惊,这句听了十几二十年的倒车提示音一下子离我很近了。这吃惊还夹杂着不可思议的成分,就好像当年我第一次见到舒婷一样,一个本来以为只存活在教科书上的名字突然之间鲜活地站在你面前,着实有点喜出望外。同样,本来以为已成经典但跟你没有关系的“倒车,请注意”,突然之间因为从容而变得如此切近,令你不由觉得生活的奇妙,你甚至很想对任何你认识的人说一句,这句“倒车,请注意”是我的朋友的妹妹说的,你相信,他们也一定会像你初次知道此事一样地吃惊,并羡慕“你朋友的妹妹这么厉害啊!”。
是的,这才是我吃惊的原因,从容的妹妹这么厉害啊,她说了一句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话,这句话提醒了那么多人珍爱生命,远离死亡。这个妹妹一定很漂亮,很有成就。正是在对这个妹妹的诸多美好也合理的想象中我读到了从容此诗《倒车》,我一下子从吃惊变成震惊了,这,难道是真的?
这是一首带着强烈感情的叙事诗,在涠洲岛上,诗人与妹妹相遇,其实是与妹妹那句经典的“倒车,请注意”相遇,诗人回忆起20年前妹妹录制这句话的场景,黑暗的香蕉林下,妹妹说这句话时诗人一定在场,她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并在今日借助诗的形式说了出来,这来自文字的“说”,把来自妹妹口头语言的“说”固化下来,完成了声音从动到静的演变,虽“静”,却如同永恒的大地,大地虽静,却经久呈现。
全诗的第一节我们以为我们读到的会是一首姐姐用以记录妹妹录下“倒车,请注意”故事的诗,这句话如此著名以至于作为诗人的姐姐忍不住要以文字昭告天下,这是她的妹妹说的,对此诗的这种推理符合生活常情,姐姐的心意也无可厚非。
但到第二节我们觉得不对劲了,哪里不对劲?这里不对劲,“提前”一词让你的心提了上来,你隐隐感到诗的气息并非你原先预设的欢天喜地,姐姐来到了涠洲岛,恰好住进了房号和妹妹生日日期一样的412,引发了她心灵感应般的联想:妹妹提前来此等候姐姐。真的这个“提前”让读者仿佛嗅到灵异片中某种即将出现的不祥征兆,它到底是什么?让我们随着姐姐的目光从她居住的,房号412房间的窗口望出去吧。
412,妹妹的生日日期,姐姐望见了妹妹不如意的爱情,这爱情就像大海,涨涨落落,时而亲近时而疏远,让人把捉不住,不仅如此,这爱情还像大海,总把不愉快的事物留给你,让你心灵受损,眼睛受伤。这节辛酸而坦诚,诗人没有直写妹妹,却以那些伤害妹妹的男人反证了妹妹的单纯、善良,妹妹追寻如意爱情而不得的痛楚,这痛楚在姐姐对妹妹的一片焦虑和担忧中更增添了十分沉重。
这是一首被生命引着走的诗,它的叙述铺得开又收得住,之所以说铺得开是它不拘泥于妹妹这个人物,在第四节,诗人之笔召唤出了姥姥,诗人在诗中所述的从涠洲岛回到北海后,在摩乳巷遇到姥姥,姥姥请她吃银耳羹,如果属实,这事确实很灵异,如果不属实,则诗人描摹幻觉经历的能力真的已达极致,我本能地倾向后者,即,我认为它只是来自亲人之爱、亲人之思带来的超常镜像被诗人信以为真地虚构出来,并且虚构得如此确凿,这真是诗人心灵被爱与痛双重折磨导致的瞬间出神,诗就是出神状态的产物,好诗尤是!
外婆为什么不姓陈了?谁告诉诗人外婆不姓陈了?自然是外婆本身告诉她的。这么一想,又不禁不寒而栗,难道,这节叙事属实?
仿佛是真的,诗人看到了姥姥和妹妹在未来的树下等她,自此,妹妹以亡者的形象入住本诗成为本诗主角的猜疑在“未来”一词中被作者自证。未来在哪里,按俗世说法,最终的未来就在死亡那里,死亡可怕吗?按诗人本诗所示,死亡不可怕,因为有妹妹和姥姥在那里。诗写至此,一般人也许会把它结束了,但我说从容在写本诗时一定有亲人的灵魂附体并催促着她继续说,继续说一些死者生前想说而来不及说出的事,有什么天大的事是死者最放弃不下最挂在心上的,读完最后两节,我以为是:爱情。
你看,作者把姥姥牵引出来仿佛为的让姥姥问出这句话,你们长大找个什么样的丈夫?朴素的一句话,姥姥疼爱两个外孙女的心跃然而出,这也是一句很家常类似逗趣的话,是每个成长中的少女必然会遇到的来自家中长辈深深关切的话,少女们的回答也很符合生活真实,“像爸爸那样的!”,多么简单直接,显然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一个好爸爸的家庭一定是幸福的,有一个让女儿们奉为未来丈夫楷模的爸爸一定是爱妈妈,爱女儿的好爸爸,这么一个好爸爸带给家里的自然是幸福的。
读者读到这句话一定会像我一样笑了。但是从容不让我们笑,她让我们哭,当我写到这句,泪水真的涌了出来,她对妹妹说,“直到你死去,我们俩都没有找到/难道我们的爱人隐藏在过去的某个拐角?”作为读者,我已不知如何表达我此时的情感,记得第一次读到此,我第一反应是,这才是诗人本质,痛就端出痛,不伪饰,不避讳,诗人之痛如果击中了你,你必然也痛。是的,全诗给予读者的就是一个“痛”字,一切与“痛”有关的词组在此得到聚集:疼痛,心痛,悲痛……
为妹妹的早夭,为妹妹爱情之不得,为作为诗人的姐姐爱情之不得,并进而扩散到每一个早夭的生命,每一场得不到的爱情。这就是从容此诗让每个读者读一遍就牢记在心的原因,归根结底,人这一生就是感知痛的一生,任你荣华富贵,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谁不得躺在衰老的病床上饱受疼痛之苦,等死。从这个角度说,没有永远快乐的人生,只有必然痛苦的人生。
所以我说,《请注意,倒车》不仅是家族叙事,也是人类共性的指认。
回到从容,我一直记得那个新年将近的上午,她青春美丽面容上开朗的微笑,她健康匀称的身姿和她充满才情的言语,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上午,北京也难得一见的漫天大雪不到半小时内便让江山纯净,人心欢喜。从容和诗友们在王府井教堂前合影,教堂的尖顶开着白色的蓬松松的雪花,教堂前的树枝每一根枝桠都被雪压得弯下腰,从容从枝桠间露出明亮眼睛的一瞬被相机定格了下来,时至今日还闪现在我的脑海中。
这几年,身兼诗人和戏剧家双重身份的从容致力于诗剧场的实践,其策划并编撰的诗剧《穿越百年》,其发起并执行的“第一朗读者”,均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使深圳一跃而成中国诗歌文化重地。这样一个才貌兼具、能力超群的女子,也有这么一段伤心的亲情与爱情之痛,真让我们不胜唏嘘。
《倒车》
妹妹,我与你的声音相遇在涠洲岛
二十年前你录了一条广告只挣了七块钱
广告商对你说,你的声音会传遍天涯海角
黑暗的香蕉树下,你在说“倒车,请注意”
我被分配进一间客房412,怎么回事?
怎么会是你的生日号码?
你是提前来涠洲岛等我吗?
我从412房间望出去
比汉堡包要精致得多的层层火山岩
用硬朗裸露的姿式挑逗大海
而大海用一天亲近她,用另一天躲避她
他多像你爱过的男人
他们总是留给你一些细碎的贝壳、小石子
和比“黄金海岸"还要柔细的沙
咯疼你的眼晴
妹妹,更奇怪的是从涠洲岛回到北海
在老街那条窄得只能摩肩抱乳的摩乳巷
我与年轻时的姥姥相遇
她现在不姓陈了,她请我吃了一碗活着时最爱的银耳羹
还与我在菩提树下合影留念
我想到了你,故意让我听到的声音:“倒车,请注意!”
你是在暗示我“过去,请注意!"
你们俩站在我到来之前的未来的树下等我吗?
小时候姥姥问,你们长大找个什么样的丈夫?
“像爸爸那样的!”
直到你死去,我们俩都没有找到
难道我们的爱人隐藏在过去的某个拐角?
“倒车,请注意!”
妹妹,你能再透露一点吗?
我将在未来的哪一天遇见前世的爱人?
如果他来了,你是让我替你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