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何也中篇小说集《大地粉尘》说开/安琪(载《海峡都市报》 2002-5-21 )

(2014-06-03 11:14:07)
标签:

安琪

海峡都市报

何也

大地粉尘

文化

分类: 安琪文论

好看的书是什么样子?

——从何也中篇小说集《大地粉尘》说开

安琪

 

   在不久前举办的厦门第二届闽南文学笔会上,何也的中篇小说集《大地粉尘》几乎成为我的口头禅。我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把它念叨在嘴上实在是因为我已许久未受到如此强烈的阅读冲击了!那份彻夜不眠的喜悦是在年轻时读金庸、琼瑶时才有的。何也的小说很抓人,有一种传奇与悬念混合产生的奇异效果,难得的是何也的语言居然葆有不落俗套的雅致和古味!

   读何也小说时体会到的激动是与当初读苏童的《妻妾成群》时一样的。无论是故事情节的设计,还是神秘氛围的营造,何也都舒缓有致、游刃有余。和苏童一样、何也擅长把小说叙述的背景放置在清末民初,地点则是他士生土长的闽南大地,然后是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理也理不清的恩怨情仇,像《恶魔时代》,像《蔓延》,像《玉簪劫》。何也笔下的人物形象一个是一个,极具典型意义。看过他的小说的人,说起马大勺,说起小叮当;说起祁旺根,无不发出会心的微笑。何也的小说必须读了才能交流,才能有共同的默契和赞叹,因为他巧妙的结构谋略,生动的语言线条,是简单的复述所无法达致的。

   与何也同在一个城市已有多年,他的安静,他的节制,他的不事张扬,使许多与他相识日久的老朋友都想象不出他的小说写得如此之棒。就如我自己,要不是那个晚上偶尔拿起《大地粉尘》抱着随便翻翻的态度结果一翻不可收拾的话,想来也是不会知晓身边竟然藏着一个小说大家。于是我很勇敢地在第二届闽南文学笔会上把他的小说拿出来与在座诸位共谈,尤其是与到会并讲座的文学评论家、厦大中文系朱水涌教授讨教,一时弄得何也表情羞涩,尴尬不已。在他,是延续着中国文人的传统训诫,不自夸,也不善于被入在大庭广众之下夸。在我,却是心痛于何也的小说才华尚未被大规模地发掘和开取,所以不免溢于言表。而在私下的交谈中,何也是很自信自己的创作的,他拥有一批铁杆读者,譬如他家平和县的知识人,他们总是在第一时间迫不及待地把他的小说一读而尽,因此,当何也听到我大呼小叫如何熬夜一口气读完他的小说集时,他也只是淡淡一笑:这种话他可听多了。

   现在,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把不认识他的读者吸引过来,让他们拿起他的书。我相信;所有读到何也《大地粉尘》第一行的人都会如我样再也放不下去了,然后也都会如我一样到处充当何也的义务宣传员、关键是,谁来吆喝,敲响这一面何也之钹,散淡的何也是任我如何煽动都只是笑笑,他已经很知足了,仿佛人生能够从平和山沟沟走到这一步就很好了。1962年出生的何也知道很多稀奇古怪的民间典籍,有着参透世事奥秘的闲定。在漳州市文联办公室里,他操持着手头的一份刊物,把每一份心思都用来拉赞助,走市场。我目前尚不看好他操持刊物的努力,但从心底里看好他的小说前景。

   于是写此文为他招徕读者。我曾经在一篇关于中间代的诗歌理论文章中写道:即使你认为自己的诗作是天才之作,但在这样一个时代,要读者自发地来读到你的天才之作概率是很小的,要评论家自觉地发现你这样一个天才概率也是很小的。我把它写在这里作为结束主语:但愿以此唤醒所有沉迷于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过去神话的人。

 

                                                                  2002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