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第八届叶红女性诗歌奖首奖、优等奖、佳作奖之一,撰写的评语。
(2013-10-07 14:54:38)
标签:
叶红女性诗歌奖台湾安琪文化 |
分类: 安琪文论 |
首奖:《内外之间》《立体空间》
读《内外之间》,我们读到了一个漂移到异地的女子在陌生的环境中努力在语言、面容、行动等种种层面上自我训练、自我改变的事实,这是生活的事实。在全球化语境里,身体已不单单属于一个固定的区域,它因着种种缘由奔赴异乡,并在异乡扎根绵延。诗人以看得到细节肌理的语言从容推进,一一展示新土地上的这一群人——我们,是如何从“外人”变为“自己人”,“内子”,这一来自丈夫付诸“我们”的称谓,确乎令人感受到了女性作为“第二性”的哀伤。
《立体空间》,完全私密的阅读体验,完全私密的情感脉络。第一节点出的“同性”“双性”,在第三节得到呼应,那一只又一只蜘蛛,仿佛性的隐喻,性的期待,使女性的生命情愫立体而丰富。这是一首阐释空间比较大的诗作。
优等:《阿兹海默进行式——致飞官父亲》《为你送行——悼亡姐》
《阿兹海默进行式——致飞官父亲》:悼亡诗先天具有题材优势,因为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面临生离死别。但悼亡诗也不容易写,因此,写悼亡诗并不必然地会写得好。本诗悼念飞行员父亲,夹杂着童年和父亲玩纸飞机的回忆,最后一段,依然扣住父亲的飞行员身份,但角色倒置,我——父亲的孩子,成为父亲的导航员,引领父亲走回故乡。作为一个同样导航过父亲的孩子,我读到“以双手”时恍然回到了我手捧父亲骨灰瓮的那个夏日,不觉眼睛湿润,悲痛弥漫。
《为你送行——悼亡姐》:依然是一首悼亡诗,悼念的是亡姐。本诗叙述的落笔点在姐姐亡故后的丧事操办上,其中的铙钹、哨角加速产生的喧闹、经文的念诵、木鱼的跳动,在在还原了生活的场景。而参与丧事的亲人间的抱怨,也很坦诚。亡姐自己的生命是未完成的,诗中所言“你不曾抵达过自己”,好在亡姐肉体的生命已有“稚子延续”,不免让人在悲伤中看到了一抹亮色。悼亡姐,事实上也是对每个女性自身生命的提醒——除了稚子,也请女性在有生之年,抵达自己。
佳作:《女神变形》《博物馆,夜祭》
《女神变形》:从个我的女性之躯入手,书写的其实是广义的女性角色之变迁,自我束缚时代的女性依然怀藏着丘底涌泉流动的欲望。每一个女性,都是逃离伊甸园的女神。我尤喜爱以女神来指代女性,这个词汇所辐射的美感和庄严感,符合女性自身对自己的期待。但本诗的叙述脉络有点凌乱,是为缺憾。
《博物馆,夜祭》:本诗试图以文字确认撒奇莱雅族的愿望在奇诡的构思与形象的语言刻画中得到实现。撒奇莱雅族是台湾原住民第十三族,1878年遭清军攻打灭族,逃散混入阿美族隐姓埋名,2007年正名成功。这么一段惨烈的历史该如何书写?本诗独具匠心,以“你”——阴间博物馆的先祖,为抒情主人公,这个夜色中出逃的女子,不愿意被展览于墙上,而一路寻至当年的战场,为死去的同族做披发的祭奠,最后一节,为该女子的祭奠陈词。本诗犹如一部小说,又如一幕小型戏剧,令人感受到诗歌足以把控各种题材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