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琪诗印象/董延武
(2013-06-15 10:07:27)
标签:
董延武极地之境安琪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
分类: 人论安琪 |
安琪诗印象
——读《极地之境》
董延武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研究生)
一、不暧昧
安琪的诗处处有棱角,这样的“棱角”洗去女诗人惯有的“暧昧”味道,而显示出一种情绪上的陌生,它是从原本圆润的诗中突兀出来的强力,有时读起来真的让我措手不及。
二、“泼辣”
许多女诗人、诗人都在试着用抒写日常生活来解救自己,延续自己的艺术生命,然而真正将日常生活建构得结结实实的却只有少数几位,安琪当算是其中的一位。她建筑的材料不是女性的温情与粘连,而恰恰是一种为女性诗人所常忽视的爽直、泼辣、简短利索。她就像是一个投标枪的人,一掷而命中,然后转身离去,不作停留。更让我觉得新奇的是,有时候诗人也通过这“泼辣”显出些揶揄和不屑来,细加体味你会发现这背后隐匿着的是故作不在意的虚惶和不妥协的倔强,这也是将安琪与其他女诗人区别出来的地方。
三、现代
读完了《极地之境》,心里反复地念叨着一句话:她完全是现代的,她全然是一个现代的女性与诗人。虽然不论安琪怎样张扬个性也遮蔽不了她作为女性诗人特有的群体质素,那是内在的、隐而不发的血统,然而,她却在她的时代和场域里经历了一场不为人知的蜕变,在她的诗里,你很少看到传统女性写作的因袭和桎梏。她是现代的,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现代”是她的特质,也可能成为她的“围城”。
对这部诗集整体而言,我更喜欢2007年之后的诗作,诗作渐渐地有了内在的节奏和自然的韵律了,我觉得这是种进步,使其在情绪和思想之上更贴近诗了,并且更吸引我的是,诗里有了一种找到“自我”后的自由和“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