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之境》(2003——2012,北京时期短诗选)后记

标签:
极地之境长江文艺出版社诗歌出版安琪沉河 |
分类: 安琪文论 |
《极地之境》(2003——2012,北京时期短诗选)后记
长诗选《你无法模仿我的生活》自印出来后我萌生了继续整理短诗选的念头,考虑到福建时期的短诗有的散佚有的仅存留在刊物上需得重新收集打印,我就想先把北京时期的短诗整理一本。2012年12月吴子林到武汉开会被敬业的长江文艺出版社长江诗歌出版中心主任、诗人沉河算了一笔经济账后,觉得还是正规出版了好。在当下中国,有书号的书才能堂而皇之走上销售渠道去检验自己的读者受众面,想到自己的书也能在当当网等被自由订购,我还是有点期待。
这就开始本书的进程了,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诗稿太多,得删,得减。其中的痛苦诗人们想必颇有同感,老话说文章是自己的好,每删减一首都像在断指。第二个问题是书名的选定,又是自斟自酌又是四处咨询,最终决定《极地之境》源自于吴子林的坚持,这是他能背诵并经常朗读的我的两首短诗之一(另一首为《风过喜玛拉雅》)。
回想当年写《极地之境》,实在是在故乡呆了大半月后略微感伤状态下的抒发心志,明白安逸的故乡生活终究已非我所有,对一个已辞去一切的人而言,异乡是你必须战死的沙场,是你非如此不可的极地。百度告知我们,南极和北极合称极地,那么,极地就是一般人到达不了的地方了,即使到了,也只能短暂逗留而非长期存活。这几乎就是我们这些背井离乡人的宿命。
来京至今已近十年,生活的点点滴滴均已入驻本书,感谢诗歌让我可以回望如此纠结、坎坷、心酸、欢乐……交织的丰富的过往。感谢诗神让我安全着陆到一个好人的心里,2012年,诗神再次用奇迹映证了她的存在。
本书序言选了一篇旧作,它依然是我现在的观点,但行文烙有当时写作的心境,敬请读者理解并原谅我的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