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生活 畅享自由——著名诗人安琪老师来我院讲学

标签:
湖南科技大学安琪诗歌讲座吴投文文化 |
分类: 人论安琪 |
诗意生活
作者:彭纯、陈慧敏、张敏霞
12月25日晚上7点半,十教426大会议室座无虚席,我国著名诗人安琪老师受邀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日常经验的诗歌叙述”的文学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吴子林教授、湘潭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邹联安、著名诗人朱立坤、湘潭市群艺馆音乐家谢学文、我院吴投文教授、晏杰熊博士等老师携我院爱好诗歌的同学聆听了本次讲座,讲座由吴投文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作为东道主,吴投文教授对安琪老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对安琪老师做了简单的介绍。随后,讲座正式开始。
“谢谢同学们在圣诞节来听关于诗歌的讲座,这让我想起2003年我在北京的第一个圣诞节……”。首先,安琪老师以自身经历的圣诞节以及所作诗歌《平安夜》切入主题,就现代诗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现代诗的妙处就在于可以不按照人们常规的逻辑来作,现代诗打开了人们认识世界的不同眼光,打破了人们对教科书所给予的一些常规认识。”紧接着,安琪老师跟大家讲解了诗歌的作用:“相对于个人而言,诗歌是帮助你记录下生命中某个时光发生的某一件事的工具。”
随后,安琪老师谈到了现代诗的三个特征。首先,人内部是非常火热的,每个人都会经历诗歌的年代;其次,诗意不一定通过诗歌来表现,人们的情趣、梦想、爱好都是诗意的组成;最后,只要你身上具有一种浪漫的气息,具有对自由的向往,不喜欢被束缚,就有诗性因子。紧接着,安琪老师谈到了诗歌写作方面的问题,安琪老师就“怎样用诗歌语言处理经验”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同时,为了使讲解更加生动易懂,她以自己的诗歌《父母国》中的父母国指代故乡,《极地之境》代表远方为例,表明诗歌词汇需要刷新,并鼓励大家在创作时,用个性化的语言来叙述,赋予诗歌自己独特的色彩,增强诗歌的空间。除此之外,安琪老师还用自己的诗歌《纸空气》、《张家界》、《资兴组诗》及亲身经历来说明写诗需要写自我的体验和写自己心中的风景及自身感受,安琪老师侃侃而谈、幽默风趣,博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接下来,在互动交流环节中,安琪老师耐心地回答了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并鼓励同学们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多写诗歌。
“安琪老师从日常经验的诗歌叙述视角,同时结合自己的诗歌创作经验,谈到了诗歌创作的一些内部问题和诗歌内部特有的表达方式以及诗歌语言的超规范性。安琪老师还谈到了诗歌创作中的审美因素及特殊的创作心理,诗歌创作讲究独创性,个性化,安琪老师在自己的作品中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我院吴投文教授在讲座最后作了总结性的发言。
“我喜欢某,某某,某某某,我用它们代替我喜欢的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就是你”,讲座的最后,在场观众齐声朗诵了安琪老师的诗歌《某某家阳台》,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新闻链接:安琪,著名诗人,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中国当代十大杰出青年诗人,第四届柔刚诗歌奖获得者,中间代概念首倡者及代表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