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行的感觉——读《顾城哲思录》(《三明日版》20121026)

标签:
三明日报昌政顾城哲思录安琪文化 |
分类: 安琪收藏 |
一种修行的感觉
——读《顾城哲思录》
安琪
早上在选取带到地铁读的书时想了想还是拿了《顾城哲思录》,北京地铁之挤及由此挤引来的心烦人所共知,逃避此烦的最好方式无疑是阅读,这便是我每次在地铁上都要捧读一本书的缘故。倒不是说我很珍惜时间,在电脑上浏览一天一无所获的日子也是常有的。2012年9月15日,因为对顾城和编选者胡少卿的关注,我和吴子林打车到北京库布里克书店参加《顾城哲思录》新书首发式,并在书店购买了此书。其时我对顾城所知甚少,虽然家中两次购买了《顾城诗全编》,却未及加以阅读,而道听途说(主要从各类关于顾城的文章)的关于顾城的种种轶事(譬如他一生只读法布尔《昆虫记》)及他最后的杀妻使我对他一直怀有某种程度的偏见和躲避。一直到这天,我拥有了《顾城哲思录》并详加仔细的阅读,一个完全崭新的顾城形象才在我心中复活了起来,我久久沉浸于顾城灵光闪现的文字中并获得了对生命全然不一样的思考。
读《顾城哲思录》,心里总是能一下子静下来,无论周围环境如何嘈杂,顾城仿佛是一个与这个世界毫不相干的人自顾自说着他对这个世间万象的看法,他说自然,说唐诗,说《红楼梦》,说他的新西兰小岛,说诗歌,说生命,说宗教……他那么的信口说出就能让你如醍醐灌顶,豁然顿悟。读《顾城哲思录》,心里一阵阵揪紧,一阵阵颤抖,有时想痛哭,有时想长啸,而最终却是长长的呼出一口气。这尘世的浊气需要在顾城的无心之引导下缓慢地送出去。送出去了,你便也随着清净了。你就可以沉默,反思,觉得此前你所看到的追求的人生似乎有哪些地方是错的。
这两天我陆续把阅读《顾城哲思录》的一些感想发到微博上,引来许多朋友的跟帖,其中自然有对顾城杀妻的唾弃,我想,举起斧头的顾城和拿着笔的顾城不是同一个顾城,前者是个疯子,后者是个纯粹的自然之子。《顾城哲思录》对编者胡少卿也许并不那么重要,但对顾城本身却很重要,它展现了顾城从生命源头出发看待宇宙万象的方式,在生命的意义上,众生平等,这是顾城一直强调的。在首发式上,有读者拿顾城和海子来对比,现在我可以说,在两者都是天才的基础上,海子更知识些,顾城更纯天然无污染些,如果真有生而知之,顾城便是。
我读《顾城哲思录》是一小段一小段读,舍不得一口气读完,每读到有感悟处,便有写点什么的冲动,但行之成文,则粗陋不堪。越是原创的作品其对读者创作力的激发越大,顾城如此,海子如此。二手货是无法激发读者的。所谓原创,就是以创作者之心对接读者之心,是为心心相印。我不想引用《顾城哲思录》只言片语是因为我觉得,必须全文捧读方能领略全书之妙,我由此想到所有顾城文字放在面前时该是如何惊心动魄的巨大冰川。迄今,读者读到的更多顾城诗歌,而他的观点大部分寄身在他的文字里。感谢编者胡少卿把这一斑预先呈现在我们面前。我期待《顾城散文全编》的出场!
读《顾城哲思录》我有一种修行的感觉,我感觉我正一点一点褪去笼罩周身的愚昧与凡俗。最后引用微博几位诗人在和我交流《顾城哲思录》阅读感受时发表的对顾城的评价:
徐江:要论诗才,一万个海子也比不上顾城。他是接近策兰级别的艺术家,也是朦胧诗人中最好的理论家(许多人不知道这一点)。
刘春:顾城绝对是个大诗人,很多人对他的认识还只停留在童话诗人的地步。
柏桦:完全赞成。

《顾城哲思录》,胡少卿 编选,重庆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