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到个人或从个人出走都是办法/西川(《贵州民族报》,2012年9月14日)

(2012-09-14 14:18:33)
标签:

西川

贵州民族报

郭思思

安琪

中间代

文化

分类: 安琪收藏

回到个人或从个人出走都是办法

——回答安琪关于中间代的问题

文/西川

 

从湖州回来以后我大致翻了一下你和黄礼孩编的《诗歌与人》(中间代特辑)。我尤其认真读了你的诗歌。我发现我们两人在对庞德的兴趣上十分相似。这让我感到惊讶,因为一般女诗人都会躲开庞德的混乱。庞德对历史生活的任意切割甚至会令一些男诗人退避三舍。他对某些脆弱的诗歌灵魂会形成伤害。但你居然没有被他击倒!了不起!你的诗歌有一种奔涌的感觉,从你的句式,从你的句子长度,从你所使用的语言材料,大到普罗米修斯、断头台、二十一世纪的思想、特洛伊战争,小到九寨沟宾馆、刑警、150元,都能看出这一点。当然,你可能会认为在这些词汇之间无分大小;据说后现代主义者都反对“大小”的概念,不知你在写作中是否有一种后现代主义的自觉?不过,按照我对“大小”的愚蠢的认识,我从你诗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的东西几乎都来自国外,小的东西倒是我们身边的事。这可能是一个缺点,当然,这不是你一个人的缺点,这是几乎所有“中间代”的共同之处。这也曾经是我的问题。这说明,我们的诗歌所借助的形而上资源,还没经过我们的甄别、筛选、掂量,和改造。在我们已经大规模地展示够我们的才华之后,这个问题将是致命的。这是我多年的经验之得。我几乎没有与任何人说起过。

我愿意读到你更多的诗歌,因为你的诗歌能够给我带来阅读的惊喜。《诗歌与人》(中间代特辑)中所收的诗人,有一半是我认识或打过交道的。我对这些人中的每一个,都有我个人的印象、评价或看法。但我永远也不会让这些印象、评价或看法形诸笔墨。当然,这不是说我对他们的看法悉属负面,正相反,我对某些诗人印象良好。但是我也知道,他们中间千差万别,就如第三代中也是千差万别,70后的人中也是千差万别,你见过我讨论第三代或70后的文章吗?顺便说一句,我也不认为我是第三代。我比第三代要复杂得多,难啃得多,也就是因此我令某些人不耐烦。当然,我令我自己也不耐烦。

我完全理解你们所定义的“中间代”的“左右不是”之感。但我觉得自己圈出一个“代”并不能解决问题。第三代成名借助了80年代的政治气氛、道德气氛,70后浮上水面借助了当下社会的商业气氛、消费气氛,“中间代”借助什么呢?应该好好想想这个问题,应该选定一种文学目标,应该选定几个思想命题,应该选定一种生活的态度,应该选定几种文体风格,应该明确自己的文化资源,应该明确自己反对什么。“代”是小意思,搞不搞无所谓。个人成名有早有晚,有些人成名全靠风云际会,时势造英雄,有些人成名全凭个人魅力,单枪匹马反天下。如果不能反驳时代命题,那就必须向时代输送命题。回到个人或从个人出走都是办法,看你选择哪一条路。摧毁一个知识谱系或重塑一个知识谱系都是办法,但同样困难。这就是你面临的可能性。世界上有千百种诗歌,千百种神话,你自己的诗歌,你自己的神话在哪里?你对世界最独特的贡献是什么?哪一个词,哪一个意象,哪一个符号,哪一种语言完全属于你自己?

我对你们所谓的“中间代”没有期望,我只对你们中间的个人有所期望。换句话说,我对安琪自己的诗歌有所期望。

 

                                                       2002年3月17日

高!明天出版的48期<<民族文学周刊>>3版{妙论高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