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萧红十年集》(上下)

标签:
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 |
分类: 安琪文论 |
读完《萧红十年集》(林贤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对书中的《生死场》《呼兰河传》《家族以外的人》《怀念鲁迅先生》记忆最深,萧红善用短句式,行文不讲章法,生命在萧红笔下总是寡淡无欢,农村寂寞大地上麻木的众生没有爱与人性。显然萧红是个记忆力超群的人,她的两部经典长篇均采用儿童的视角,另一部未完成的长篇《马伯乐》有意转个角度采用喜剧笔法我觉得没有成功,太夸张了,我没读完,而她这部长篇也没写完就病逝了。以萧红31岁的短暂人生如此参透人之生死,说天才不为过。
我不理解的是萧红父亲对她的漠视,纵使萧红叛逆了家族婚约,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也不能这么无情吧,萧红笔下对饥饿的痛感让人既难受又纳闷,她的父亲就这样狠心不管不顾自己的亲生女儿(萧红母亲去世得早,从萧红笔下也看不出她母亲对她有多少爱)?萧红一生的悲苦不必多说,临死前遗书“不甘”也不必多说。现代文学史上萧红、白薇都是反抗婚姻离家出走,而她们的父亲对她们竟然真的置之不顾,在今天的我看来,难以理解。
读过几个民国女性作家的作品,个人以为萧红的语言可以和张爱玲构成两极(但张爱玲去国后的两部长篇小说《秧歌》《赤地之恋》语言风格上似有与萧红不谋而合之处,都是陡峭而冷的短句),迄今,现代文学史上的女作家里,语言上我最喜欢的就是张爱玲和萧红。不知以后的阅读会不会让我再喜欢上哪个女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