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诗歌兄弟——评《呼吸》(《海峡都市报》2002年10月8日)
(2012-02-20 15:26:21)
标签:
海峡都市报丑石谢宜兴刘伟雄安琪 |
分类: 安琪文论 |
【按:春节回家,搜索出不少旧稿,惊觉自己在福建时期创作力旺盛,写人纪事的热情也颇为高涨,掐指算来涉及不少福建诗人。本篇即为其中之一,现重新打印贴出。1995年第四届柔刚诗歌奖颁奖仪式上与谢宜兴、刘伟雄相识,算来已近20年,与这种朴质的人打交道比跟那些你提携他/她时对你感恩戴德你提携不上他/她时对你翻脸无情的人,可温暖多了。本文刊于《海峡都市报》2002年10月8日。——安】
一对诗歌兄弟
——评《呼吸》
文/安琪
诗人间的交往因为激情因为坦诚也因为心灵的息息相通而存在着一种有趣而有益的现象——有如兄弟般的合作关系,俗称搭档。随口举出的例子有杨黎——何小竹,臧棣——西渡等,此类搭档在诗艺探索上互相推动,在诗学取向上互相启发,形成良好的诗歌发展关系。本省诗界也存有这样一对诗歌兄弟,他们就是目下中间代诗群的代表诗人刘伟雄和谢宜兴。
他们二人外表截然不同,性格似乎也有差异,但却阻止不了他们诗歌友情的蒸蒸日上。不仅如此,他们共同合作主编的《丑石》诗报还荣获2001年度《诗选刊》“最受关注的五大民间诗报刊”奖,一时引得圈内人的注目与赞许。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诗歌创作并作出成绩,是这一对诗歌兄弟的共同爱好和行动。
我看他们诗歌有一种来自乡野的清新暖流和现代思维交织而成的理想诉求。刘伟雄说:“都市的睡眠很有质量/是因为/来自乡村的被窝铺满了向往”(《一夜交谈》),谢宜兴则如此表述:“无须乐谱的摆设/乐队歌手随心所欲/自然的声音自然找到位置”(《听山》)。他们的诗歌中都有一个主角:朴素。正是这朴素让他们单纯地爱护着奔涌到他们笔下的风土人情,正是这朴素让他们小心地使用着每一个汉语言文字。仿佛时代的喧嚣并未在他们身上留下印痕,他们保持着自己善良的愿望去理会、去搬动事物到自己的诗歌领地,使阅读者体验到文学中的价值和使人快乐的部分。可以说,他们的诗歌承接了中国式的抒情和积极的一面。
呼吸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身体组成结构,没有呼吸就没有一切。呼吸同时意味着一种交换:内与外的交换。运用到诗歌就是,诗歌是一种呼吸,也是心灵与外界的交流感应的文本具体化。当他们把自己的诗歌合集命名为《呼吸》时,诗歌在他们生命中的意义已不言自明。由此,谢宜兴说:“青春的灯盏你要放慢脚步/是谁这样一遍遍提醒/我听见了这声音里的众多声音”(《我一眼就认出那些葡萄》):一种久违的心痛,一种矛盾和困惑,一种迷醉和确认。刘伟雄也如此写到:“接下去的脚步从黑白中/找到了秋天的玫瑰”(《秋天从皖南开始》),当沉思与冥想从世界的黑白对照中抬起头,灵魂就在秋天的节奏中现身,秋天是收获的秋天,也是凋零的秋天。随着诗写意识的不断深入,他们二人不可避免地与沉默的诸多神秘相遇,我指的是对诗歌直觉的抓住。在这里,怀念比语言的分解更为强大,驻足和思索,理性与感性,荒谬的诗写者将因此沉沦,惟有清醒者得以越过最终的局限到达开阔,我以为,他们二人正在朝开阔迈步。
用评论家邱景华先生的话是,他们在诗歌事业上志同道合如“双峰并峙”,但在各自的诗艺上分道扬镳如“两水分流”。这一对诗歌兄弟,正在开拓着一条社会、精神与纯诗手法相结合的路子,我们有理由对他们充满期待!
《呼吸》,谢宜兴、刘伟雄诗合集,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