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与腾讯微博微诗接力点评沙白、谢宜兴、刘伟雄、高世现诗作

(2011-06-07 19:45:14)
标签:

安琪

沙白

谢意兴

刘伟雄

高世现

腾讯微博

微诗接力

点评

文化

分类: 安琪文论
参与腾讯微博微诗接力点评沙白诗作《春风》

《春风》

沙白

 

春风欲言又止,像狂奔到码头边的书童
面目低垂,黯然如江畔烟柳

 

那是摧肝断肠的民国三十八年
月色如此悲悯,余生却那么荒凉

 

“前世私奔未遂,今生必来寻找”
话音刚落,她就听见了他这句久违的问候——
“嗨,密司李!”

 

是的,没有人能抗得住轮回
就让这枝头绽放的桃花落泪证明——
被春风掩埋的必将被春风唤醒

 

【赏析】

在诗写民国热的今天,沙白此诗令人特别心动之处在于它的镜头感,时间、风景、人物、对话,以及由此荡漾开的情感的欲说还休、命运的悲欣交集,所谓轮回就是这样:他和她,两个前世私奔未遂的人在民国月色悲悯的某刻相遇,曾经被春风掩埋的情意此刻吹又生!我多么喜欢这狂奔到码头边书童一样的春风,而书童的比喻又是多么天真浪漫而温雅。

                                                      (安琪)
————————————————————————————————————————————————
参与腾讯微博微诗接力点评谢宜兴诗作《我一眼就认出那些葡萄》

《我一眼就认出那些葡萄》

谢宜兴

 

我一眼就认出那些葡萄

那些甜得就要胀裂的乳房

水晶一样荡漾在乡村枝头

 

在城市的夜幕下剥去薄薄的

羞涩,体内清凛凛的甘泉

转眼就流出了深红的血色

 

城市最低级的作坊囤积了

乡村最抢眼的骄傲有如

薄胎的瓷器在悬崖边上拥挤

 

青春的灯盏你要放慢脚步

是谁这样一遍遍提醒

我听见了这声音里的众多声音

 

但我不敢肯定在被榨干甜蜜

改名干红之后,这含泪的火

是不是也感到内心的黯淡 

 


【赏析】

这几乎是谢宜兴一出手就被读者喜爱并被批评家认定为代表作的名篇,它采用象征手法层层推进,叙述了葡萄的演变过程:从乡村枝头到城市作坊,葡萄的甜蜜被榨干,被加工,被成为干红。乡村活泼泼的生命体在进城之后即面目全非,这里面的隐喻非常明显,当我们在乡村看不到青壮年,我们发现乡村的葡萄们确实都到城里去了。

                                                                            (安琪)
——————————————————————————————————————————————

参与腾讯微博微诗接力点评刘伟雄诗作《乡村》

《乡村》

刘伟雄

 

不觉得天天都行走在

《诗经》的世界里吗

那些叫小薇的草就长在脚边

那些叫荻的花开出纯银的声响

 

自然界没有任何改变的意图

我们的命名到了如何浅薄的份上

总是不厌其烦地把爱情

说得不像爱情

 

在故乡 你随便走一走

就走进了古代 生物之间

美丽和繁茂的根系

存在于我们视野忽略的现实

 

演化了几千年 在村庄

还不是村庄的时候 来来往往的

眼神 就已经被叫作诗歌了

 

【赏析】

刘伟雄真是个纯情的人,在乡村,他看到一切的古典都在,诗经时代的一切都在,但刘伟雄同样是个现代的人,他并不仅止于对乡村抒情,他毫不客气地指出,现代人所做的就是在传统物事上胡乱命名,而自然并不领现代人的这份情。而所谓的诗歌,也并非我们所写下的文字,在远古乡村,眼神即是诗。当然,对刘伟雄这样的观点我不敢苟同但我坚决尊重他对乡村中国的尊重。

                                                    (安琪)

———————————————————————————————————————————————

参与腾讯微博微诗接力点评沙白、谢宜兴、刘伟雄、高世现诗作

《一个人的电影》

高世现

 

  舞台空旷

  我是唯一的演员

  我自己和自己亲嘴

  我和我的灵魂

  同居

  在我的时代,没有一座城

  不是空城

  雪下在一个人的土地上

  我依然惝恍

  我右眼扮演左眼

  历史,一个龌鹾的笑话

  我的后腿追悼着

  前脚

  我抛弃背影

  我失踪在我的“秀”

 

【点评】 

因为是一个人的电影,所以尽可大肆独白(其中不乏自恋和自告奋勇),尽可自己和自己亲嘴(也许是上唇咬下唇?),尽可旁若无人视每一座城为空城(也许指的是个我的身体?),但是当诗人最终给这场电影下一个“秀”的定义时,或许我们可以认为,他其实并非写的虚妄的自我膨大症?他其实想说的是,不可在历史中扮演视而不见的角色?电影继续上演,结局尚未出现,我的推论也只是推论。

                                                          (安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